综合首页
原创文章
新闻中心
客车论坛
新闻专题
图说客车
客车产业精品客车客车企业
配套产业配套产品配件市场
客车用户客车租赁
海外市场国际客车
行业研究
技术交流
客车人才
二手客车
客车会展
校车选择
政策法规
English
当前位置:客车人才首页 >> 人才新闻 >> 民企引领高端人才需求 行业转型危与机并存

民企引领高端人才需求 行业转型危与机并存

2012-07-17 作者:  来源:千龙网  文字大小:【】【】【
关键字:汽车人才

  据某猎头公司关于民企成长的一项调查显示,无论是处于成长阶段、上市阶段还是国际化阶段的民营企业,均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共同挑战。其中处于国际化阶段的民企表示,难以吸引到国际化发展所需的人才、并且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调整难度大,是即将上市或已经上市的民企面临的两大人力资源挑战。猎头表示,设计、研发、销售、生产与技术控制类人才是民企最常招聘的。

  总监级职位历来属于企业核心岗位,也是众多人才晋升的目标。为此,我们选取十大总监级代表职位,利用前程无忧网上职位搜索器进行数据统计,列出了各大类职位民企占比情况。

  从这十类总监级别的职位招聘数对比可以看出,民企职位需求均占到了各职位需求的66%以上,其中对设计总监、策划总监和技术总监的需求达到了70%以上。由此可见,在民企有更多的高端职位向人才敞开。

  从表中还可以看出,企业对销售总监的需求要远远高于其他总监类职位,而人事总监的职位需求相对较低,显然应了那句老话“做销售最锻炼人,也最容易出人头地”。

  从城市招聘看,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总监类职位需求占到了42%~70%左右,其中对客户总监的需求最高,达到了70%;相对来说,非一线城市对财务总监和营销总监的需求较大,两者在非一线城市的需求均超过了50%。

  自从国内房价得到抑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来,“转型”一词频繁出现在中外媒体的报道中。来自华尔街日报4月30日报道:中国现在似乎处于经济转型的初期阶段,而转型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消费支出,减少经济对投资、房地产和出口的依赖。目前,依赖中国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外国公司销售疲弱,而面向中国消费者的企业销售强劲,这表明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所谓的再平衡。为了经济的再平衡,房产行业首当其冲。

  汽车行业:增加出口+新能源+后汽车时代

  2012年中国国内汽车市场增长放缓。虽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5月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800.02万辆和802.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9%和1.70%,汽车行业趋稳迹象明显。但是汽车整车产能过剩的危机仍然存在,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乔纳斯(Adam Jonas)在4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2011年在华汽车生产厂开工率为81%,较上年的88%有所下滑,预计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应对过剩,出口为先。当国内汽车产业的蛋糕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时,很多国内汽车商开始寻求出口机会。吉利汽车计划在2015年前每年向海外销售100万辆汽车,这一数量约占其目标销售总量的一半。吉利较大的汽车出口市场包括乌克兰、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智利和斯里兰卡。

  新能源汽车也是一个突破口。近期,财政部发布公告称,政府将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人民币10亿-20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具备量产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以及支持节能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建设。目前为止,国家已推出了多项刺激措施以推动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其中一项措施为购买由比亚迪汽车(BYD Auto)生产的电动型比亚迪e6多功能商务车,每辆可享受人民币120,000元(合19,039美元)补贴。

  新机会:汽车后市场。中国现在的汽车后市场大体上可分为七大行业:汽保行业、汽车金融行业、汽车IT行业、汽车精品/用品/美容/快修及改装行业又称汽车养护行业、汽车维修及配件行业、汽车文化及汽车运动行业、二手车及汽车租赁行业。据统计,2005年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营业额为1080亿元,到2009年增加到2900亿元,预计到2015年,国内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汽车售后第一大国。中国汽车后市场巨大的市场规模和高额的利润,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抢占新市场。

  无论是做大“蛋糕”还是另寻“蓝海”,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支撑。一直以来汽车行业研发人才缺口严重,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汽车行业的研发总监年薪仅有30万~39万,与国外相比差距明显。

  很久以来,中国制造代表着廉价的劳动力与生产成本,但是这个优势似乎正在失去。

[编校:阳光]
如果您想了解关于以上信息的更多内容,请填写以下表单:
咨询栏目: 人才资讯 验证码:
您的姓名: E-mail:
您的单位: 职 务:
您的电话: 传 真: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中国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实用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