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汽车的巨头们
徐留平
情理驱动狂飙突进
没有人料到在2009年重组中航集团的汽车业务之后,徐留平作为总裁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竟然继续狂飙突进,东进西扩,北上南下,实现了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10大生产基地布局,成为国内生产基地最多的汽车企业。
扩张速度之快,密度之大,令观察人士惊诧。但是《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这不是大跃进,这是勇敢地向前进!这不是盲目的冲动,这是理智与情感交织而成的跨越时代的行动!
徐留平的研发扩张亦是同步进行。过去的一年,他继续汇集全球资源,又在英国诺丁汉成立研发中心,美国底特律研发中心也即将落成。“五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研发格局使中国长安的研发能力为中国同行之最。
2010年,徐留平表达了这样三个著名的观点——强的汽车企业都是大的,大的不一定强,强的一定大,这是一个基本规律;没有经典的产品就没有强大的公司,而这取决于研发力量;任何一个值得称道的汽车企业都是全球化和区域化的。
他说:“中国汽车业的竞赛才刚刚起步,长安曾经排在第二位,现在排第四,暂时排第几,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核心竞争力。”
2010年11月,徐留平聘请了原上海汽车设计总监马征鲲出任主管设计的长安汽车总裁助理,马直接向徐汇报业务工作,这也开创了中国大型汽车集团接轨全球汽车设计体制的先河,体现了徐留平对于研发第一流产品的决心和行动。
此前,长安汽车在北京正式发布全新品牌战略和四大品牌新标识。发布会上,他的这番话再次引起振动——“中国汽车市场,乃是国外汽车品牌的一个‘秀场’,是有主人但主人不是主角的一次盛宴!”
徐留平一点也不掩饰自己对此的使命——到2020年,长安汽车要成为年销量突破6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并跻身世界一流汽车企业行列——和为此进行的脚踏实地的努力。
2010年是“大长安”重组后的第一个周年,整体销量达到237.88万辆,不久完成任务,而且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自主品牌汽车以176.35万辆的成绩,占据了整体销量的74.2%,为中国所有汽车集团之最。
当然,两条腿走路是徐留平始终坚持的战略。2010年,在他主导下,与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迅速达成合资协议,与福特、铃木和马自达的合资合作,也在他的主导下开始进入到新的阶段。
2010年12月初,徐留平出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不久他奔赴昆明收购云南内燃机厂,为中国长安再布一局。
徐和谊
没有喘息机会
“路还远着呢!”2011年1月18日,在当选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后接受采访时,徐和谊这样表达对中国汽车包括北京汽车的看法,并且眉头紧锁。
他完全有理由高兴一点。2010年,北汽销售汽车超过150万辆,实现营业收入1584亿元,利润超过110亿元,两倍于销售收入增幅,成为建国以来北京市属国企中第一家当年利润过百亿元大关的企业集团,成为首都经济名符其实的支柱企业。整个“十一五”期间,北汽利润增长了10倍。
时光倒流到2006年徐和谊执掌北汽之初,集团净资产接近于负数,仅对外已形成债务的担保就达46亿元之多,下岗待分流员工近3万人,诸侯割据,主业不清且缺乏核心竞争力。
为此,徐和谊下猛药走集团化道路。他以巧妙手段解决了“诸侯”不听“天子”的历史难题,收回了北汽下属的众多企业控股权,集团各股力量得以凝聚,薄弱的企业管理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同时,中国汽车界一大批有识之士已经或者正在前往效力北汽集团的路上。北汽由苦苦挣扎的求生者变为奋发进取的图强者。
2009年底,在金融危机之中,他成功掌舵火中取栗,顺利收购萨博知识产权,为北京牌汽车的自主品牌道路谋得了一片阳光;2010年9月,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同时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也宣告成立,这些意味着北汽的集团化运作迅速由虚转实。
刚刚过去的一年,北汽还南下广州寻求扩张,同时株洲基地全面落成,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BC301Z在当地下线。
1957年11月生于北京的徐和谊,力争使北汽集团2015年在世界汽车行业排名进入前15位,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实现第二个目标或许不难,但是第一个目标的实现却并非易事,未来的现实环境更加严酷,这需要他进一步打造自己的钢铁团队,并继续加快脚步。他没有喘息的机会。
徐平
还有三大挑战
2010年10月,54岁的徐平从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升任董事长,同时保留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从2005年5月苗圩离开后,几乎同徐建一一样低调的他一直是这家国内举足轻重的汽车集团的掌舵人。
过去的一年东风汽车公司销售汽车261.5万辆,市场占有率14.5%,实现销售收入3451亿元,同比增长34.6%,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东风中重卡、SUV、MPV销量均居行业首位。这个成绩单确实漂亮。
东风在乘用车领域拥有本田、日产、起亚、PSA、裕隆5家合资伙伴,数量在国内无出其右;东风本田、东风日产是合资企业中骨灰级的盈利能手,东风悦达起亚经过最初几年的波动后开始变得凶猛,合资企业的强势推动着东风强劲增长。
前任苗圩2003年制定了公司通过多元化做强,注重整体营利性和经营稳定性的战略,徐平时代延续了该战略并将其发挥到极致。在2010年,东风主导了几起产业重组并购,显示其在做强之后做大的愿望。
2010年6月,引入民资战略重组东风云南汽车公司;7月,重组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与台湾裕隆集团组建合资公司;11月,重组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以生产微客、微卡为主要产品的合资公司,重组后东风股份有望成为国内轻型车产销量的老大,冲击福田的冠军位置。
唯一的短板还是自主品牌乘用车。东风是最后涉足乘用车自主品牌的大型汽车集团,风神S30在2009年上市后迅速达到当年销售1.8万辆的目标,贡献了东风整体销量的1%。但2010年,东风风神只销售了2.8万辆,不到6万辆目标的一半。
东风汽车公司2011年经营目标是销售汽车29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3800亿元。对于徐平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三个,其一是如何进一步拯救神龙汽车,其二是东风裕隆能否有好的起步,其三是如何为自主品牌风神进一步助力。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对于神龙,必须要有脱胎换骨式的革新;对于东风裕隆,如何处理合资关系也至关重要;对于自主品牌则需要他在产品研发上大动脑筋。毕竟,产品本身对于销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营销不过是锦上添花。
当然,对徐平来说,2011年,一定会有一个帮手——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出现,这个职位的人选在2010年末已经经过了国资委的考试,浮出水面指日可待。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关注校车安全永不过时[07-12]
- 十年 客车行业酝酿出新的格局[01-04]
- 黄宏生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发展之路[11-21]
- 大陆集团推出48V车载电力技术[11-29]
- 海格百亿大单:“水到渠成”的收获[11-28]
- 安凯宝斯通以实际行动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龙在海外市场已成为“实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