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WWW.CHINABUSES.COM V3.0  上次更新时间: 202557星期三
 
后来居上,宇通客车大手笔开进北京城--"纵横神州路"摄制组北京市场点滴拾零 <2003-11-07>
中国车史趣话 -(宇通客车,《纵横神州路》山东采风)<2003-10-29>
宇通客车,《纵横神州路》专题报道之三——宇通客车携手央视驰骋山东 <2003-10-28>
宇通客车,《纵横神州路》专题报道之二 <2003-10-24>
宇通客车,《纵横神州路》专题报道之一——挑战极限 宇通携手央视纵横神州路<2003-10-15>
 
 
纵横神州路 天涯任我行--宇通客车携手央视驰骋山东
 

随行记者:卢亚伟   摄影:李卫东
  当直立后的人类的第一双脚踩出了两行歪歪斜斜的脚印之后,路就伴随着人类的诞生、成长,与人类共艰难,同辉煌。人们时刻都在想路、念路、问路、修路,于是乎,小路、马路、公路、等级路,直到今天的高速路,交通人用一代代的辛劳,托起了经济腾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中央电视台联合组织自建国以来有关中国公路的大型专题系列片正式开拍。
中央电视台与宇通客车


出师之行 晚安济南


  山东是我们拍摄工作的第一站,从北京出发的那一刻起便想起关于齐鲁大地"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盛誉。山东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孔子、孟子、孙子等历史名人。浓郁的孔孟文化,五岳独尊的泰山,还有山东人粗放豪爽的性情,构成这片古老土地独有的魅力。

  但有魅力是一回事,吸引成功是另外一回事。尽管理论来讲,在我坐在车上那刻就该表现出心驰神往来,但车里VCD的《英雄》剧情和座下航空座椅的舒坦安适所散发的魅力或许更具有现实意义,从车里的后视镜一不小心瞄见了自己,那副模样竟吓了自己一跳:如果你看过《宰相刘罗锅》一定很熟悉和坤酒足饭饱后拿出牙签剔牙的镜头,我那时的表情很相象,虽然手里缺了根牙签,但绝对是享受后的满足。抽空看了看车里的另外几位,竟还有人眯着眼,翘着腿,手指有节律地轻敲着座椅的扶手!这才是宇通的一款普通车型啊,我心里不禁嘀咕,若是换成荣�"2003年最佳豪华旅游车"称号的"莱茵之星",大家岂不要展开双臂作天使飞翔?

  车好,胃口就好,当我回头找早餐时剩下的三个汉堡时,发现在后面坐着的三位正拿着餐巾纸擦嘴,而我已经起身往后走了几步,大家都是刚认识觉得实在不好意思,只好顺势走到饮水机处倒了杯水,忍忍作罢。

京津高速上行进



  车上京津高速,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进,车窗外的景物并没有像书里写的那样迅速地向后移动,因为我看的是远处:艳阳天下,浓绿的田间一爿渔塘,微风吹拂下的涟漪倒映出蓝天白云,茂密的野草围绕塘边,甚至其间夹杂着几朵漂亮的野花,随风摇曳,隐约在说:快来采我,快来采我……哎,路边的野花还是不采为妙啊。

  到天津时,路上的车还不多,但过了静海,车却排起队来。走走停停中,一辆长途客车从我们后面挤到旁边,车里的人还不时看着我们指指点点。莫名其妙的关注让车里的每个人都禁不住相互审视一番,仿佛希望原因就在对方的脸上,不过看到其司机对我们开车师傅的怒目而视,大家不禁莞尔,不约而同将座椅调成270度惬意享受车外的嫉妒。这款车虽然对乘坐者关怀有加,对驾驶者的照顾也是极为考究,缓速器、倒车监视器等先进的客车装备,为司机营造了一个高智能化的驾驶空间,遭受嫉妒自是情理之中。

  我们几乎以徘徊的速度来到了山东界,车里的电子钟此时已显示:14:20,两位由山东高速公司早早派来的迎接人员用当年劳苦大众盼望解放军的眼神向我们行注目礼。由他们的车在前面带路,我们顺利地到达德州服务站。只是刚驶入进站道,在这密封性高于标准的车内我们竟然闻到了饭香,若不是车门受过多重检验,相信大家很难抑制解放军救劳苦大众般的急切心情吧。按照计划,我们要赶到济南后立即就展开拍摄工作,在匆匆的吃饭、洗车之后,我们不敢耽搁,再次踏上堵塞的征程。

公路采访


  到齐河境内,堵车渐渐得到缓解,而阴暗的天空愈渐昏黑,片子肯定拍不成了,但为了赶时间,车速还是保持在110公里/小时。我们的领队和济南高速公司取得联系,然而达到济南界后,高速路边的四块指示牌偏偏没有对方告诉我们的"济南西",一直走到了济南城南20多公里的一个服务站,我们才在该站经理的带领下辗转望到济南的万家灯火。到了酒店已是晚上10点多,5个小时的路程走了10多个小时,本来想在到达济南的时候说声"你好",而现在也只好说声"晚安"了。



千古之车 梦回春秋

  早晨起来时睡眠不足的感觉温柔地提醒我昨天的劳累,尽管一天的长途跋涉是坐在车里完成的,毕竟车作为代步工具也仅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无法改变人类的生命本质。不过车在古代却见证了一些人的命运,比如为主人殉葬,人和车往往葬在一起--车在古代是富有的象征,富有的主人也往往拥有大量的奴仆。人与车的多种关联几乎可以将历史定义为用车轮碾出的时间辙迹。而我们在山东的第一个拍摄点就是位于济青高速公路旁的中国古车博物馆--一个以车轮见证中国历史发展的神圣之地。

  从酒店出发,在满街火热的目光中我们的车队开上了济青高速。望着车窗外远处几座山峰,这块古老大地浓郁的文化气息偏是从路边的一木一草中生生而散。有人说中国文化即是在齐鲁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此言并不为过。就是在窗外的这块土地上,发现了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的古人类沂源猿人类盖骨和牙齿化石,出土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产生过齐楦公、晏婴、孔丘、孟子、孙武、孙膑、王羲之等多个名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齐、鲁两国于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更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闭上眼睛我几乎可以看到当年的孔孟授学,春秋争霸。而我这一闭竟也在不觉间梦回千朝,醒来时已到车馆。

  中国古车馆据历史朝代分区展示了车的发展历史,并以珍贵的出土原物和复制品生动再现了中国古车文化。顺着历史前进的方向转悠,我们看到的是古代车辆制造�"以人为本"的理念觉醒,如在商代时车舆只是一个栏杆极低勉强有底的小盒子,而到了西周,人们就发明了扶手弥补了乘客常作轮下冤魂的致命不足。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人们逐渐将车打造成为一种"温馨如家"的代步工具,同时也为其包装了权力和财富象征的附加值。以至时至今日,车与成功人士之间的联系非"暧昧、亲密"之词所能形容。不过,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在今天缔造了客车文化:一种相互平等,相敬如宾的文化方式,而不再与等级有关。这种文化最早由客车行业龙头企业河南宇通提出,是建立在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基础之上的观念产物,想必古人在九泉之下也会发�"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慨吧。

  其实,说是"缔造"倒有些托大,宇通更多的是继承地发展。古人"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温馨如家"的标准就在宇通客车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并被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豪华航空坐椅、空调、阅读灯、空气自动外循环系统、恒温水暖系统、双温温度显示器、载DVD视听唱系统等设备所构成的乘坐环境,以及自动巡航仪、电控行李舱、倒车监视仪等先进操作装置的配备,不说古车,就是放眼现代客车又有几人能比?连老外都不得不连声称赞"Good,Good",最后给整了个"2003年最佳豪华旅游车"奖。

  在展览馆所陈列的复制品中,我们曾一度被古代世界大师级的设计深深震撼。他们不仅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制车技术,将车身打造成为最牢固的整体,而且在外观的设计中大胆地将一切代表时代精粹的材质应用于自己的设计中,丝绸、纺绣及铁铜器都成为他们至高审美的表达载体。可以肯定,若移朝换代到今天,他们完全有能力会像宇通一样获得世界公认的"Red Dot Award 2002"设计大奖。不过作为后人挣回了这个名分也足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了,并且宇通也在像他们一样将生命融入对车的追求,在走他们未曾走完的路。

  古车馆最耐人寻味的部分是春秋车马坑。在这个坑内共葬有13辆古车,只是原车木已腐朽,联想宇通所掌握的整车磷化技术至今还是全行业唯一,这也难怪古人了。经过考古工作者细致的剥剔工作,车的原形方才裸露出地面,而正上方恰是具有鲜明现代交通特征的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呼啸而过时都会在坑内留下铿铿声响。这样一个仅距离几米黄土而又相隔千古的时空转换,让人禁不住感慨万千。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参观和拍摄,我们踏上归途。坐在车上,翻看一张张定格在相机里的古车,感慨之怀再次涌起,不禁想:千年之后,后人若见到我们这辆在当今领先时代的豪华车,又是如何感想?

中国古车马馆前的宇通客车


冒充赵本山 

  来到聊城,正是国庆那天,也正赶上这个 "江北水城"的城市旅游文化节开幕。政府为表庆祝,特在10月1日和2日分别举办两台晚会,取名曰"水城放歌"。第二台晚会叫这个名字尚可以理解,因为请的全是刘欢、宋祖英等大腕歌星,不过第一台晚会请了著名笑星赵本山大叔也叫这名,搞笑了点吧?不过不管怎样,国庆的时候有晚会看还是不错的。

  为了给晚会挤出时间,从上午到达后将行李放进酒店的那一刻起,大家就展开了紧张的工作。按照计划,我们将对这个城市的孔繁森纪念馆、东昌湖以及有着260年历史的山陕会馆进行取景拍摄。在聊城公路局两位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的车队沿着一条不知名的观光大道来到孔繁森纪念馆门前。它的对面便是著名的东昌湖,湖边看风景的人很多,多得其间几个人稍迈步子就把我们的车队包围了起来。袭人的目光中,我们一个个走下车来,站在圈子里很不好意思,我们不知道聊城人民怎会如此的热情,直到有人跑到我们坐的大车前拍照,才知道原因所在,显然我们的车成了他们的风景。

聊城出发

聊城光狱楼

  其实,聊城除了风景美丽,文化底蕴深厚外,还是个客车生产基地,不过一路来倒见了不少宇通车。前几天在济南跟宇通用户交流以及对聊城宇通用户的电话采访了解到,他们之所以守着自己家的客车基地还要选择宇通车,除了宇通综合实力行业排名第一,品质、服务有保障等原因外,就是乘坐舒适,外观时尚靓丽,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生意。这不,风景区里成风景了。

  拍完纪念馆的外景,我们带着几分歉意将车队开进了一个封闭的小径。里面行人很少,我们的车也将停在这里,弃车取船对东昌湖进行拍摄。东昌湖是全国第一大的城市湖,水域面积达5平方公里,环抱聊城老城区,京杭运河穿湖而过,营造出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的独特风貌。据说,蒲松龄老先生的第一篇大作《胭脂》便是取材于此。

  烟波浩淼中,我们漂泊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在天黑前收工。回到酒店吃了饭,大家便起哄般的拥到大车上要去看晚会。然而车还没走出酒店的停车场就跟一警察打上了交道,不是查我们司机师傅的驾驶证,而是给我们开道。只见他吹起哨子毫不客气地给我们前面的小车下指令:让车让车,快点让车。我们顿时一头雾水,聊城人民对我们也太厚爱了吧,我们何德何能竟敢享受如此待遇?

  后来才知道,老赵大叔竟和我们下榻在同一家酒店,而我们开车的那时,恰是他老人家要去晚会现场。警察看到我们的豪华车外观,再加上车体上喷的"中央电视台"字样,你说他会认为车里面坐的还能是谁。前面的两辆警车立即闪起警灯,鸣起警笛,启动带路,警察的放行手势中,我们不想走也得走。于是一路呼啸到达现场,就要进剧场大门时,前面一个领导模样的警察对另一个仿佛在说�"他们是谁啊?"于是那个警察拦住我们的车就问:"你们是谁啊?通行证呢?""还要通行证吗?我们…。"没等我们说完,警察仰头看了看我们崭新的车,手一摆用地道的山东话:"进吧进吧。"旁边武警战士应声拉起人墙挡着围观群众给我们辟出一条道来……

  坐在剧场的座位上,大家几乎快笑翻在地。平时文绉绉不拘言笑的摄影师苦哥依然眼望前方,面无表情,硬生生从嘴里挤出一句话来:开宇通车真牛!



如欲转载请注明转载自:“http://www.chinabuses.com“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合作联系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2000-2002,中国客车网信息产业部
E-mail:webmaster@chinabuses.com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