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对车身零部件成型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随着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焊接和连接工艺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是传统的机械连接等,这些将会越来越少。对铝合金的摩擦搅拌点焊来看以后会逐渐增加。特别是有可能是一些负荷的连接技术可能会成为以后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研究的热点。比如说交界点焊,包括铆接和电阻焊怎么结合,这是一个发展趋势。
焊接和连接工艺的装备上,一个是我们如何提高质量,再一个是如何降低能耗、如何采用新的技术来提高产能。在连接工艺装备上它有很多发展趋势。在这里遇到的关键技术一个是高强度钢,它的点焊技术,在主流汽车厂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采用中屏点焊技术可以比目前节省能耗1/3。电极消耗也可以节省1/2。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在实际生产当中我们采用中屏电阻点焊,它的规范标准是采用原来的规范,所以这方面还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工作。
另外,在铝合金自成铆接技术方面,SPR铆接有很多优势,特别是适合于铝合金方面的连接。它的强度比单个点焊提高30%,连接变形也比点焊,或者弧焊连得少。铝和钢的连接可以采用冷技术过渡,这种技术比较大的优势是在焊接过程当中金属在过渡时候电流可以减少到几乎为零,同时焊丝的回抽运动帮助溶滴脱落,热输入可以降低30%。变形小、无飞溅。
采用光纤激光的钎焊技术也是我们未来的一些连接潜在技术。比如采用高强度钢进行车身制造过程当中,实际上高强度用钢的焊接窗口比传统的中焊钢窗口要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可以采用伺服焊枪和传统的焊枪来解决高强度焊接的质量可靠性问题。这里面主要是丝夫焊枪的可靠性,以及压力的可控性,再就是焊接过程的可操作性。以实现我们对焊接当中检测和过程控制来实现焊点得到百分之百的可靠性。通过伺服焊枪高强度钢,和焊接的工艺优化,来使得焊接窗口比采用传统的焊接窗口可以提高50%以上。对焊合质量得到比较大的提高。
数字化的柔性装夹技术。随着车身型号变形不断加快,可以采用数字化的柔性装夹技术。
车身装配质量控制方面,随着车身轻量化,在一个车身制造过程当中有多种材料,特别是高强度钢,是铝合金运用上去以后,尺寸如何控制,给尺寸控制带来难题。车身制造偏差对整个车身的性能都会带来些影响。在车身装配过程当中的发展趋势就像刚才说的新材料,或者是新工艺的比较。由于新材料对装配技术,或者对检测技术都会带来新的要求。同时,在车身的装配质量控制当中可能要从目前在批量化生产,或者是试生产过程当中的质量偏差进度延伸到设计过程当中的质量控制。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每年的新车型,每个公司的新车型都都不断地推出。对车身尺寸偏差控制核心问题在于车身装配过程当中像车身的生产线,车身装配当中整个的偏差如何检测,在这些过程当中如何进行控制。
在车身装配过程和质量控制当中有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可以总结出十大关键技术,在设计阶段可能是尺寸项目如何规划、尺寸如何匹配、尺寸标准如何界定,以及整个在设计过程当中的装配偏差如何分析。在制造过程当中如何进行测点规划,意义样车过程当中怎么样匹配,再就是整个质量系统怎么样来进行处理,包括怎么进行联系改进。
在这里面可能遇到一些关键技术就是非常负责的车身制造质量如何评价。车身可能有几百个零件,每天要生产几百辆车,在生产过程当中可能你每天抽样只有1辆、2辆、3辆,如何进行质量评价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如何进行尺寸检测。整个车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如何来确定我们正检测点,1百个、2百个检测点如何来分布,布置检测点,这可能也是我们遇到的问题。就是侧点和功能相结合的功能、尺寸系统如何建立。
在装配过程当中为了进行控制,如何进行车身在线检测和智能的预警,这方面主要是在整个车身生产线中有几百个工位,每个工位上如何来布置在线检测点,如何实现检测能力和整个成本的协调。
质量信息流控制管理平台。车身质量控制可以建立一些系统,前期工作当中实际上已经在一些场合上得到了应用。但随着轻量化,或者是新材料的引用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推广。
在车身制造过程当中,我们叫数字化工艺技术。或者叫数字化的功能评价。每一种新车型推向市场以前,可能都需要进行样车的试制,通过样车来评价整个零件、覆盖件的磨损,看一下匹配程度如何,一般是用几十台样车来评价,要耗费很大的功利。这里面可以采用数字化方法来替代这个过程。实际上在国外美国通用一些公司都在尝试用数字化的方法来替代实际的物理样车。主要是想缩短车身的开发周期,降低成本。
这里面主要的技术点来看,一个是零件成型如何进行仿真,包括零部件的连接如何仿真,还有装配的时候如何进行仿真,核心问题就是这种零件在装配过程当中的仿真技术。有了这个技术以后就可以对装配进行动态的调试,包括工艺和参数的优化来实现。
这里可以根据已有的商业化软件,或者自己开发的软件来建立一个分析平台,通过这个分析平台来对整个车身在试生产阶段的装配过程进行分析、优化。这是在某一个汽车厂通过对发动机前舱装配过程的分析带确定每个零件的工差怎么分配,包括每个家具的定位点,定位点如何分配,实现整个工艺体优化。试图想通过数字化的匹配,或者是数字化的分样技术来实现物理样车的试制。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鹏在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全体会议上作主旨讲话[09-26]
- 城市公交停车(保)场安全生产管理规定[09-13]
- 如何运用乘客与市场调查优化公交线路运营[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统建设与运营实践[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线网优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需求及优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业驾驶员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建议[08-08]
- 城市公交企业如何开展安全隐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业基层班组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