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认识世贸组织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对“入世”后将带来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各行各业关注的一个热点。从汽车工业的现状分析,“人世”后,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进口关税将逐年大幅度降低,许多市场保护政策将逐渐削减,汽车工业将面临激烈竞争的局面。

为使汽车工业企业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我们将开辟WTO论坛专题,系统地介绍有关WTO的基本知识,围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中国“入世”的利弊及中国汽车工业如何面对“人世”等话题,刊登一些从海内外媒介上选择的有代表性的文章,希望对大家能够冷静、客观地认识“入世”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是如何产生的?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构想来源于关贸总协定。在关贸总协定临时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各缔约方政府,还是学术界都一直非常关心成立国际贸易组织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构想一种构想是源于关贸总协定制度本身,但是力图为主要贸易国和接受更具约束性义务的国家管理贸易制度提供指导作用。另一种构想是按《哈瓦那宪章》建立一个更加综合性的机构,并尽可能覆盖所有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由于乌拉圭回合谈判涉及的领域颇为广泛,几乎与《哈瓦那宪章》关于国际贸易组织的设想一致,因此,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问题引起了普遍关注,各缔约方普遍认为有必要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建立一个正式的国际经贸组织来协调、监督、执行乌拉圭回台的成果。  1990年初,欧共体轮职主席国意大利提出建立多边贸易组织的倡议。同年7月9日,欧共体把这一倡议以12个成员国的名义向乌拉圭回合谈判体制职能谈判小组正式提出。同年4月加拿大也非正式地提出过建立一个体制机构。瑞士与美国也分别于1990年5月17日和10月18日,分别向关贸总协定体制职能谈判小组正式提出过提案。这些设想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未来国际贸易组织机构的职责及性质。

经过磋商,1990年12月,在乌拉圭回合布鲁塞尔部长及会议上,贸易谈判委员会提议起草一个组织性协议。为此,“建立多边贸易组织协定”成为1992年12月的乌拉圭回合最终协议草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过两年多的修改和各谈判方的讨价还价后,1993年11月,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前,各方原则上形成了“建立多边贸易组织协定”。在美国代表的提议下,决定将“多边贸易组织”易名为“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1993年12月15日,乌拉圭回合谈判胜利结束。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召开的关贸总协定部长会议上,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各项议题的协议均获通过,并采取“一揽子”方式(无保留例外)加以接受。经104个参加方政府代表签署,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至此,根据其中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规定,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正式成立,1995年,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共存一年后,担当起全球经济贸易组织的角色,发挥其积极作用。

  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大益处

(一)有利于促进各成员之间的经贸合作

世贸组织通过多边贸易谈判促使各成员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贸易更加自由地进行,并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争端的方案,从而在其成员间创造一个相互信任和合作的氛围。这样使各国可以通过贸易而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而不是像30年代大危机期间频繁的贸易战和保护主义使各国都受到严重伤害,最终没有一个赢家。

(二)比较客观公正地解决成员间贸易争端

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可供交换的货物及劳务的增多,以及参与贸易的国家、

地区及公司的增加,国与国之间贸易争端在所难免。世贸组织有助于在较为公平和建设性的基础上解决这些争端。如果没有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则各国间的贸易争端只能在双边基础上解决,这极易导致国家间的严重冲突。世贸组织各成员在共同遵守的规则基础上,按世贸组织规则本身,而不是按某一成员国内贸易立法或政策措施来裁决国家间的贸易争端,未经世贸组织授权也不允许某一成员单方面地采取行动。一旦世贸组织作出裁决,则争端双方必须要执行裁决结果。这为进一步完善世贸组织各协定、协议和使各成员更好地维护自身经贸利益,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世贸组织成立4年多的时间,就处理了170多起贸易争端,充分说明其运作效率。

(三)世贸组织的运行是基于规则而非强权

世贸组织无意使所有成员完全平等,但却在努力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其决策机制有效地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世贸组织的决策是采取“完全协商一致”方式作出,世贸组织的协议也是所有成员参加谈判同意并由国内立法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的。世贸组织的所有协定、协议适用于每一个成员,而不分富国还是穷国,在贸易争端解决中也是如此。其结果是增强了小国的谈判力量,以便能够与大国平等地对话,更好地维护其利益。因为世贸组织采取“一成员一票”制度,不分国家大小,经济实力的强弱,当一成员国认为某协议不符合其经济发展水平时,它可行使否决权。如果没有达成“完全协商一致”或达到规定的多数票(重大问题的决策需四分之三多数通过,一般问题也需三之二多数通过),自然也就不能实施。特别是当发展中国家形成某种联盟或相互之间加强协调,采取协调一致的谈判立场时,对某一谈判结果的影响更大。这对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同时,经规则为基础的运行方式,也为各国大更大范围内维护经贸利益创造了条件。

(四)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世贸组织认为保护主义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因为它使各国国内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升。通过谈判降低贸易壁垒并在各成员国之间平等地实施这些协议,使各国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各种投入品的价格下降,生产成本下降,并使最终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下降,从而降低生活成本,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五)有利于使消费者成为真正的“上帝,,

由于进口限制的逐渐放松,使进口商可以根据国内的需求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商品或服务,也使进口商的进口来源多样化。使消费者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和服务有更多消费和可供选择的机会,也会强化各国间的商品和服务的竞争,进而使消费者最终得到实惠。

(六)有利于提高各成员人民的实际收入水平通过贸易自由化,使各成员的贸易扩大进而使成员国人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上升。据世贸组织估计,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实施将使世界收入增加1090亿至5100亿美元。欧盟委员会也曾计算,在1989年至1993年欧共体单一市场中,欧共体成员的实际收入增加1.1%至1.5%。

(七)有利于增加就业世贸组织通过贸易自由化和贸易的扩大,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与贸易保护主义消极保护就业的做法相反,世贸组织更多是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解决失业问题。因为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就业间的替代性始终是影响就业水平的重要因素。

(八)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降低成本世贸组织的许多好处很难用简单的数量分析方法计算,因为一些基本原则已融入整个体制,使各成员的企业在一个更为公平、公正、客观和透明的竞争环境中。从事生产经营和贸易,并使企业避免因各国贸易法规、政策的巨大差异而使成本上升,经营风险加大,更重要的是努力使一国内的生产要素可以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合理的配置,增强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功能,提高经济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地利用各国的资源。

(九)有利于平衡其成员不同利益集团的需要

世贸组织是各国贸易政策目标妥协的产物,在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贸易利益格局下,保护主义政策的泛滥,必然导致国家间的贸易战,使各国均蒙受损失,没有永久的胜利者。一国内不同产业部门彼此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在保护某一产业的同时,可能会严重伤害或阻碍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就产生了对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政策的不同需要。世贸组织有助于政府从本国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出发参与世贸组织的有关活动,平衡国内利益集团的利益,为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服务,而不是仅考虑某一局部的、狭小的利益。

(十)有利于提高成员政府管理效率

在世贸组织规则下,一旦成员承诺其某一部门自由化,则很难逆转,世贸组织规则也不鼓励不明智的政策措施出台。对企业来说,则意味着更加确定的和清晰的商业环境,政府必须相应提高运作的透明度,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例如在进口配额的管理方面,任何成员可以享受进口配额的权利,不能在世贸组织中彼此间制造矛盾,也可改变配额管理办法,以使配额的利用率提高。通过减少政府管理中的随意性,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世贸组织有助于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入世”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汽车工业会有什么影响?行业主管国家机械工业局的有关负责人指出,加入世贸组织对于中国的汽车工业,绝不仅仅是一个价格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关税问题,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在经济上比较全面地和国际接轨。我们的产品和人家要在市场上对比,我们的开发力量要跟人家拼,我们的销售、服务等全部体系都要面临外国公司的竞争,所以讲加入世贸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是全面的、巨大的。

在高关税的保护下,中国汽车工业避免了过早与外国企业展开竞争,得到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但加入WTO后,进口汽车平均关税将逐步降低,外国汽车将以比现在低得多的价格进入中国,就现在我国汽车产品的性能和目前在市场销售的价格,如果跟国际上同类产品相比,在没有任何保护政策、大家平等竞争的情况下,毫无竞争能力,我们的价格至少要降低40%才能参与国际竞争。这对中国汽车工业无疑是严峻的挑战。

我国汽车工业尚属幼稚产业,在规模效益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中国年产汽车160万辆,虽然位居世界第十位,但也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一个大的汽车企业的规模,而这160万辆车是125家企业生产的。企业生产规模过小,直接造成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过高的成本又影响了市场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使汽车企业普遍缺乏投入技术开发的能力,而开发能力的不足是制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关键因素。中国汽车工业总体落后世界15年。落后必然要遭淘汰,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我国现有的120多家汽车厂,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多数不会轻松存在下去。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虽然给相对落后,缺乏竞争的汽车工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新的发展前景。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汽车工业将走向国际竞争的大舞台,国内汽车市场也会出现世界汽车生产厂家“群雄逐鹿”的新局面,从而把市场竞争提高到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国汽车企业将逐步摆脱对“关税保护”的依赖性,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积累经验,增强实力。市场竞争国际化的新态势将促使国内汽车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尽快转变观念,转换机制,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营水平。

汽车市场的逐步开放将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使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脱颖而出,相当一部分缺乏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被兼并或淘汰,从而进一步改变汽车产业“散乱差”的状况,推进规模化和集团化的进程。产业结构的调整将融人国际市场的大环境,除国有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外,可能出现跨国兼并和收购的新形式。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将长期稳定地享受“最惠国待遇”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权利,为具有出口优势的汽车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拓宽了渠道,也为我国汽车企业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创造了条件。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还将使汽车行业在更大规模上引进国外的先进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吸收国外的投资,甚至由国外银行提供汽车消费贷款,进一步启动私人购车市场。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实现中外汽车工业资源的优势互补和优化配置,引进世界汽车工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为我所用”,将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契机。“入世”以后,在国内市场上汽车产品将进一步向质优价廉的方向转变,这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最终受益的将是国内的广大汽车用户。

 

  对世贸组织认识上的十大误区

许多人对关贸总协定,尤其是对世贸组织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主要体现在:

(一)“世贸组织是富人俱乐部”

世贸组织并不只关心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商业利益,也在各个协议中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要求,允许其有更多的时间适应世贸组织相关条款的规定。并给予最不发达国家特殊优惠,使它们几乎不承担任何义务。

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署时仅23个缔约方,截至1999年5月31日,世贸组织己经有135个成员,其中发达国家仅33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达102个,占75%。世贸组织的成员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改变,按重大决策四分之三成员通过的原则,理论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可以充分影响世贸组织的发展方向及重大问题的决策。

根据对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发展历史的分析,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因加入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其经济贸易崩溃或发展严重落后的。相反,许多国家因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希腊、瑞典、芬兰、丹麦、意大利、德国于1950年一1951年、日本于1955年、西班牙于1963年、韩国、阿根廷于1967年、新加坡于1973年、泰国于1982年、墨西哥于1986年加入关贸总协定。加入关贸总协定后,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都加快了。

(二)“世贸组织只关注商业利益,不关心食品、健康安全”

世贸组织在为成员提供更多进入市场机会的同时,也通过制度的完善和在相关协议中规定相关义务,为其成员实现食品安全、人民健康安全服务。

1.《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20条允许各成员依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和国际惯例、制度或采取相关措施保护人民、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

2.世贸组织一些协议或条款涉及产品标准,并规定了食品和动植物产品的健康和安全标准,对保障成员国国民的健康起了积极作用。如《植物与卫生检疫协义》、《农业协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均对此作了相应规定。

3.世贸组织还要求各成员不能通过制定不合理的法规、政策措施歧视性地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

4.世贸组织有关食品、动植物、人类健康与安全的规定都要经其成员的一致通过方能实施,有关标准必须建立在科学性和具有国际性的基础上,不能由某一个成员武断地确定。

(三)“弱国无经济外交”

一些人认为在世贸组织中,小国没有发言权,其实这种看法有些片面。应该承认,世贸组织每个成员有一票投票权,不分国家经济实力大小和人口多少,一视同仁。由于贸易小国的影响有限,其参与相关问题的谈判及能力也有限,但并不否定其合法的权利。如果一国不加入世贸组织,则根本就不具有这样的权利。

世贸组织具有任何其他地区性组织和国际协议都不具备的争端解决机制。在该机制下,各成员权利与义务对等,完全平等,任何一方不能将其不符合世贸组织的做法强加于另一方。例如,美国“空气清洁法案”的实施对委内瑞拉、巴西构成影响,为此,向世贸组织投诉,状告美国。结果美国败诉,按世贸组织裁决结果,美国修改国内立法。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这两国不是世贸组织成员,凭其经济实力是不可能与美国进行贸易对抗的。

新的争端解决协议规定,除非世贸组织成员一致反对不通过争端解决专家小组报告,否则一律视为通过。这一重大转变使贸易大国主宰争端解决结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贸易小国的权利有了充分的保障,这是众多发展中小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原因之一。关贸总协定“富人俱乐部”形象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而且,没有世贸组织,贸易小国更无力面对强大的贸易伙伴,通过多边而不是双边解决问题要更有效得多。

(四)“世贸组织只关注贸易自由化”

一些人认为世贸组织只注重推进贸易自由化而不注重其后果,这也是有误解的。世贸组织的保障措施协议、《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19条、《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0条及其他相关协议条款规定,当一成员在履行世贸组织义务时,如果从其他成员进口的商品、服务大量增加并因此对其造成严重损害或有严重损害威胁时,它可以向世贸组织提出暂停履行相关义务或修改义务,以便维护正当利益。所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不意味着外国商品和服务在中国市场就畅通无阻地长驱直入,国内大批企业倒闭、破产了。关键在于我们的产业部门及企业要熟知相关权利。

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12条、18条、20条及21条,《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2条等规定世贸组织成员在国际收支严重逆差、经济发展需要政府采取干预政策时,均可以调整其世贸组织下的义务,以促进经济发展。世贸组织成员不是不允许保护国内市场,只不过尽量不使用非关税措施,而利用关税措施来保护国内工业。

(五)“世贸组织要求成员出让经济主权”

一些人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丧失国家经济主权,这也是不对的。

1.世贸组织的所有协议、条款都是各成员通过谈判,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经

过政府及国内立法部门批准后,方能在成员国实施。所以,并不强制性地要求某一成员必须做什么或应该做什么。

2.一定程度上,世贸组织拥有的权利是各成员赋予它的,当一成员给予世贸组织某些方面的权利,它同时也能享受其他成员给予的权利,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是世贸组织的最大特点。

3.世贸组织赋予其成员平衡国内不同利益集团利益的权利,并不屈从于某些利益集团的压力。世贸组织是政府间组织,不受制于某些利益集团,它以维护国家利益而不是某一公司、集团利益为条件。所以,在决策时,一成员更多考虑的是综合利益的大小,而非具体某一个协议或条款给某一企业带来的利益。

4.世贸组织有关协议及条款对任何成员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如果一个成员为了一时的局部利益偏离了原则,即使它现在可能获益,但这种偏离有可能使其今后遭受的损失更大。

5.世贸组织政策法规透明度要求有助于其成员加快外经贸体制的法制建设,建立更加持久、稳定、科学的政府公共权利机构运行机制。

(六)“世贸组织是自由贸易组织”

长期以来,一些人认为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是自由贸易组织,其实不是。关

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原则之一是贸易自由化,要求其成员降低贸易壁垒,使贸易

比现在更加自由地进行,从而使各国能更充分地发挥彼此的优势,通过贸易的扩大带动经济发展。值得指出的是:

1.各成员降低贸易壁垒的水平、速度需要通过谈判确定,其谈判地位取决于它想从对方获得多大的贸易利益及减让水平。不是一成员强加给另一成员或申请加入的国家和地区。

2.世贸组织主张各成员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及竞争力,实行逐步自由化,为其国内产业提供一个结构调整的机会,并不要求一旦加入世贸组织就实行自由贸易。

3.世贸组织为各国进行贸易自由化提供了重要的谈判场所和自由化的基本原则。

4.世贸组织允许其成员利用一系列的协议、条款在特定情况下,保护其国内生产商。例如使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以维护公平贸易。

5.除贸易自由化原则外,世贸组织还有更重要的原则——非歧视贸易原则、贸易稳定和可预见的市场准入原则、透明度原则。这些原则对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是极其重要的。

(七)“世贸组织不注重环境保护”

世贸组织的宗旨在于努力实现世界资源最优的使用,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在世贸组织中的一系列协议及条款中。如《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20条允许世贸组织成员为保障动植物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了使短缺的资源不致于耗尽可以采取保护措施。又如,在《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允许各成员为了环境保护而对本国企业进行补贴。环保在世贸组织处理产品标准、食品、安全、知识产权等问题时均被视为重要目标。

(八)“世贸组织造成失业和企业破产”

有人认为世贸组织会造成大量的失业和扩大贫富差距,这也是不确切和片面的。贸易是创造就业和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当然,有时经济的结构调整可能会造成暂时的结构性失业,但它并不是世贸组织造成的,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来加以解决。世贸组织的研究表明,贸易与就业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贸易自由化和贸易的扩大,有利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但过去受到保护的部门会因贸易自由化而遭受竞争压力,部分人要失业。即使如此,世贸组织也允许其成员可以逐步自由化并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

另外,经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显示,从低收入国家的进口仅仅导致发达国家工资变动10%至20%。其余则是由于“熟练劳动技术的变化”引起的。亦即“技术进步”在就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水平越高的从业人员收入水平也相应高。据经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另一项计算,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品征收35%的税收,仅仅会增加美国非熟练工人工资的1%和熟练工人工资的百分之五,保护主义的代价太大。

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已占国内经济活动的75%,所以外来竞争对就业的影响,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同。

(九)“世贸组织是西方院外游说的场所”

世贸组织的“一揽子”综合协议涉及成员经济贸易的各个方面,它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不能仅仅为极个别的利益集团服务,因此,不是西方院外游说的场所。

(十)“世贸组织损害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利益”

小国、弱国在世贸组织中会增强其力量,因为世贸组织允许一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依自身情况提出开放市场的承诺,并可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协定、协议维护自身利益。因此,世贸组织有助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贸易发展。

 面对WTO,中国不能放弃汽车工业

国家科技部部长朱丽兰日前撰文表示:中国不能放弃汽车工业。文章说,最近,听到这样一种议论,说“入世”后我国汽车工业没有出路,可以放弃,我认为这不对,汽车工业是支柱工业,可以带动和辐射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轿车工业产值每增加1个单位,相关行业至少增加2.67个单位。这样一种产业,我们决不能放弃。文章认为,汽车进入中国人的家庭,尽管还有争论,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文章说,从传统工业经济模式来发展,我们的汽车产业没有出路,如果运用新思路和新技术进行开发,我想有可能走出一条新路来。文章认为,在开放的条件下,我们需要别人的技术,更需要自己创新的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开发自己的技术,是没有出路的。只靠引进,绝对是跟在人家后面跑,别人的关键技术,能给竞争对手吗?文章认为,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所以要抓清洁燃料汽车。这应作为我们改变汽车的一个重要方向。此外还要解决安全问题。文章说,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运用高新技术,并且结合我们的国情,中国的汽车工业就能够走出去,还可能走在世界前头。现在汽车工业本身处于一个转折的时刻,我们要抓住机遇走自己的路,也就有可能走在世界的前沿。

  入世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推动力量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中方总经理张世端认为,“入世”意味着全面遵守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包括自由竞争、贸易互惠、非歧视性、国民待遇等,互相平等开发市场,把市场的“单向阀”变成“双向阀”,也就是通常说的“双赢”。

加入世贸,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来评价,既不必杞人忧天,也不可等闲视之。国际市场上,中卡、轻卡价格高于国内价格,“入世”对我国中型卡车、轻型卡车有利。对轿车工业会是很大的冲击,因为国产轿车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压力很大。

但也是困难与优势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对规模、产品、技术、服务、成本、管理有优势的企业,机遇大于挑战,对企业的发展是利好而不是利空。相反,规模小、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成本高的企业将受到强烈冲击,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从长远看,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

目前,我们已建成的轿车基地,具备一定规模生产能力,品种覆盖面较广,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还建立了全国销售、服务网络,培养了一支经销队伍,有一个能够及时捕捉和处理市场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并在用户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市场信誉。但是我们的规模仍然小得可怜,分散度大得不可能抵挡冲击波。

入世,可以从客观上推动国内轿车企业加快集团化、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步伐,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面向两个市场,上规模、上水平,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结构调整,抓住人世所带来的大好发展时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世是一个推动力。

迎接WTO,有5个问题必须解决好

一是企业要转变观念,真正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二是打破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割据,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公平竞争、资源共享的汽车市场。

三是坚决取消各类名目繁多的价外税、费,降低汽车使用成本,制定鼓励汽车消费政策,为刺激汽车需求创造一个宽松的汽车消费环境。

四是全力推进汽车法规建设,保护和鼓励技术进步,保护先进。

五是提倡“国人坐国车”,保护轿车工业。中国的轿车工业仍然是幼稚工业,尤其是6年保护期内,国家应该给予更多的保护和扶持政策。入世不等于不要保护,任何一个国家轿车市场的开放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中国也不例外。同时,企业要认清保护是有限的,必须苦练内功,真正走向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