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技术交流 > 安全和舒适:汽车电子的新追求

安全和舒适:汽车电子的新追求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2日 00:00 作者:颜安 来源:电子工程网

  我们身边科技的进步对汽车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汽车公司期望着将最新的技术革新应用于汽车上。这些新的汽车技术应用于娱乐和网络连接,还有一些在幕后为驾驶者和乘客加强汽车的和度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17万人因为公路事故死亡,超过1千万人受伤或致残。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强化交通工具召回责任和文件法案(TransportationRecallEnhancementAccountabilityandDocumentation,TREAD),强制汽车制造商采用新的安全技术并提醒政府关注可能发生的危险。在世界范围内,包括澳大利亚、意大利、以色列和日本等25个国家已通过法律,禁止驾驶员开车时使用手机。

  另外,报告显示,汽车失窃率及相关犯罪率比十年前明显提高了。一个专业的偷车贼现在45s~90s内就能得手。汽车失窃不只是令车主厌恶和带来不便,而且意味着失去了在日常生活中起很重要作用的工具。传统的安全措施已经不能阻止偷车贼,现在要保护汽车需要复杂的技术。结果是,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正转向电子和高科技解决方案去解决安全问题。从免钥匙进入汽车和自动锁死装置,到先进的气囊和胎压监控系统(TPMS),以及照明和显示技术。

  拯车救人的电子设备

  从消费者拿出车钥匙那一刻起,技术为加强驾驶者一路的安全舒适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自动锁死的免钥匙进入系统已在全球数亿个基于发射机应答器的钥匙上得到应用,能使汽车“锁死”,切断动力,使未经授权就试图启动汽车的人无法驾驶,从而加强汽车安全。

  许多其他的基于自动锁死的免钥匙进入系统应用了先进的认证和无线电频率识别(RFID)技术,将加密数据从驾驶者的钥匙链传送到汽车里的数据库。同时,先进的无源式免钥匙进入(PKE)系统,结合了自动锁死和无线电频率识别的特点,在驾驶员接触车门把手的瞬间,这个系统就“激活”了车内的识别装备。同时,它也提供了一触式点火等一系列其他的便捷功能。

  提高安全性能的汽车内部网络

  驾驶员一进入汽车并开始他的旅程后,他就处于汽车内部网络(IVN)的协助之下,系统使他的旅程尽可能地轻松无忧。汽车内部网络形成了汽车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的骨干,就像在一个大楼里IT网络把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一样。

  汽车内部网络使汽车内部不同的部件和装置以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准确性彼此沟通。随着汽车装备了比以往更多、更为复杂的通信和高科技部件,汽车内部网络可以帮助减少汽车布线的数量并且降低汽车对机械连接的依赖。从安全的角度说,更依赖电子设备而不是机械功能,就意味着驾驶员和用户出错的危害会减少。

  感知危险

  设想一下这样的情况,驾驶员从他的住处驾车去赴一个晚宴,一个小孩突然从汽车前方不到五十码的地方横着冲过马路。驾驶员迅速地踩下刹车避免了一场灾难。在他踩下刹车的瞬间,变速箱中用来检测车轮转速的角度传感器就跟汽车的车轮和ABS系统同时控制刹车速度,从而避免汽车打滑或失控。在ABS中,速度传感器、阀门、气泵、电动装置和控制装置一起使汽车安全地停下来。除了ABS系统,动力装置和传感器还实现了一系列的先进功能,从先进的电动驾驶到确保前大灯以精确的角度照射地面的角度传感器和驱动器。

  其中,智能动力平台概念(IPoC)可以利用尖端的连接功能在汽车里实现众多电力负载的动态控制和操作。IPoC也可以控制照明系统等极其复杂的应用。举例来说,晚上系统故障发生时,IPoC可以自动地在紧急运行模式下打开所需要的灯光以确保驾驶人员的安全。此系统还可以控制门锁和车窗,以确保安全,还可以控制车内的其他可编程电子功能。

  另外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汽车安全特性就是轮胎压力监控系统的使用。当轮胎压力下降到不安全的程度时,胎压监控系统可以向驾驶员提出警告,就像燃油将要用尽时亮起的红灯一样。由于采用了RFID技术,飞利浦的信号调理芯片(P2SC)提供了一种非常直接的胎压检测,这种技术可以“询问”每一个轮胎的压力状况,并把信息反馈给驾驶员。每个轮胎随时都处于被唤醒的状态,无论是在驾驶前还是整个旅途中,信息被源源不断地传达给驾驶员。

  安全照明

  有效的照明能使驾驶者更为机警、视野清晰,这是驾驶安全的关键。世界上仅有几家公司的光源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汽车生产商的标准。氙光源是传统的卤素光源发光率的两倍多。氙光比其他光源发出的光要白,用于车前灯时,照亮路面的效果和天然日光更为接近。氙光的超宽光带能更好的照亮路边,视野非常清晰。在光线不强的情况下氙光可以用来刺激眼部的感光器,使物体看起来更突出,能抵抗驾驶疲劳和高速路催眠效应。

链接:https://www.chinabuses.com/tech/2014/0312/article_55323.html
技术交流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金龙公司总部新厂区位于南京溧水开发区,旗下有大客车、轻型车、乘用车...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