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动跑偏的检查及问题分析
汽车制动性能良好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因制动跑偏而导致车祸,是许多交通事故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能够了解、分析汽车制动跑偏的主要因素,就能迅速的找出故障,并迅速排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以确保行车安全。
1制动跑偏的原因
影响车辆制动跑偏的主要因素有制动器、悬架系统、前轮定位不正确、轮胎等,下面对此逐一分析。
1.1 制动器的影响
汽车行驶过程中是靠制动器与地面产生的一个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来实现停车或减速的,这个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力称为制动力。如果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同轴上左右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大小不等或同一时间内制动力增长的快慢不一致,必然造成制动跑偏。
1.1.1同轴左右制动力不等
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不相等这种现象在路试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紧急制动时,一侧车轮已经抱死,另一侧车轮只是减速而不能抱死。汽车偏驶向车轮抱死的一侧,从制动轮与地面的拖痕来看,可见到一边拖痕很深而另一边拖痕很浅,甚至没有拖痕。在制动检验台上可以看到在制动过程结束时,左右制动轮产生的最大制动力的差值很大。造成的主要原因是:
1) 某一制动气室膜片破裂或制动分泵密封圈损坏,制动气管或油管漏油、漏气;
2) 某一制动气室推杆变形或卡死或制动分泵活塞发咬;
3) 某一制动凸轮轴锈蚀,动作不灵活,调节器损坏;
4) 制动蹄片支承销锈蚀发咬;
5) 左右制动器与蹄片间隙大小不等;
6) 左右制动器摩擦片材料不同、厚薄不均、摩擦系数不同等;
7) 某一制动摩擦片有油污等。
1.1.2同轴左右制动力增长的快慢不一致
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在制动过程中增长的快慢不一致这种现象在路试过程中表现为汽车利用点制动或半脚制动减速时:一侧车轮减速快而另一侧车轮减速却很慢,汽车在减速过程中明显偏向车轮减速快的一侧。在制动台上看到的情况是在制动全过程中,同一时间内左右制动轮所产生的制动力差值很大。造成的主要原因是:
1) 左右制动器的回位弹簧张力大小不等;
2) 左右制动气室推杆长度不一致;
3) 个别制动鼓磨损严重或失圆;
4) 个别车轮的凸轮轴衬套和蹄片支承销松旷等。
1.2 悬架系统的影响
汽车车架变形与悬挂系统出现故障,将造成车辆轮荷分布不均、前轮定位不正确、前后轴移位等现象,这些都将导致制动跑偏。车辆左右载荷分布不均制动时在左右轮制动力大小相等,制动力增长快慢一致的情况下承受载荷小的车轮必然先抱死,而承受载荷大的车轮由于惯性的作用必然后抱死,故而出现制动跑偏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汽车装载的情况下才会较明显,空载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在制动台上检验也没有明显的反应。造成的主要原因是:
1) 车架变形;
2) 减振器损坏;
3) 钢板弹簧变形、折断、疲劳;
4) 悬挂系统的导杆或平衡杆变形等;
5) 汽车在装载的过程中,人为的将货物堆放不均匀,也将造成车辆左右轮载荷分布不均而导致制动跑偏。
1.3前轮定位不正确
前轮定位不正确将造成转向轮“发摆”、转向自动“跑偏”、轮胎异常磨损等现象,破坏了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在制动时也将造成制动跑偏,主要是前制动时跑偏。在路试过程中可以发现制动跑偏的方向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时左时右的。在制动台上试验时也没有明显反应。造成的主要原因是:
1) 车架变形;
2) 悬挂系统损坏变形;
3) 前轴变形;
4) 转向节松旷及前束调整不当等。
值得一提的是,车辆在严重超载的情况下,使车架变形、弹簧钢板的弧度发生较大变化,也将造成前轮定位不正确,引起制动跑偏。这种现象应当引起驾驶员的高度重视,以免造成安全事故。前后轴移位(左右轴距差过大)车架变形、前后轴弹簧钢板的U型螺栓松动、弹簧钢板中心螺栓折断等都可能造成前后轴移位(左右轴距差过大),导致汽车在直线行驶和制动时均出现跑偏现象。
1.4 轮胎的影响
汽车要实现制动,不仅需要有足够的制动力,而且需要轮胎与地面之间有足够的附着系数,如果同轴上的轮胎气压、花纹、磨损程度不一致,轮胎的附着系数就不同,可造成制动跑偏。而同一轴上的轮胎规格不一致(直径大小不相等),导致左右轮产生的制动力不相等,也将造成制动跑偏。在路试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轮胎引起的制动跑偏也是无规则的,时左时右。因此在对车辆进行维修时,应按照规定及时对轮胎进行合理调配和换位,避免轮胎的异常磨损。道路条件的影响制动时要求车轮与路面要有足够的附着系数,由于路面泥泞,凹凸不平,偏斜等原因,汽车制动时也将出现制动跑偏,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道路试验时必须在平直、干燥、清洁、附着系数较高的水泥或沥青路面上进行,以排除道路因素对汽车制动跑偏的影响。
2 结束语
汽车制动跑偏是汽车的常见故障,造成它的原因很多,影响因素也很多。在进行维修时应认真分析制动跑偏现象,由简到难地排除故障,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拆卸、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确保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 唐宗清.汽车维修手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
[2] 陈家瑞.汽车构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鹏在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全体会议上作主旨讲话[09-26]
- 城市公交停车(保)场安全生产管理规定[09-13]
- 如何运用乘客与市场调查优化公交线路运营[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统建设与运营实践[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线网优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需求及优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业驾驶员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建议[08-08]
- 城市公交企业如何开展安全隐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业基层班组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