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配套新闻 > 潍柴集团:引领技术创新的先行者

潍柴集团:引领技术创新的先行者

——潍柴控股集团荣获第二届中国工业大奖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9日 00:00 作者:hebe 来源: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


   潍柴——装备制造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者


   潍柴坚持科学发展观,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我国发动机行业全系列、全领域最大的提供商,其中10升以上高速大功率发动机产销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位。


   一直以来,潍柴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积极进行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资本结构以及人才结构等方面调整,开创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2002年开始,为打破国外知识产权的垄断,潍柴持续加大资源投入。2005年至2007年,公司成功自主研发了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排放标准可以达到欧III至欧IV标准的蓝擎发动机。2008年,公司引进德国MAN公司27/38、32/40系列万匹马力中速船用柴油机技术,进一步完善了中速柴油机产品线。2009年,公司收购法国博杜安发动机公司,一举获得16-32升发动机技术,掌握了16升以上游艇及工业电力发动机技术和产品。2009年底,公司顺利重组扬州柴油机公司,完成了“由重入轻”的产品调整。同时,通过引进VM公司D/RA系列产品,公司实现了多缸小排量高速机升级换代。07-09年,公司利用三年时间自主开发了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5升、7升WP5/WP7柴油机,填补了中国动力在该领域的空白。目前,公司已经形成大、中、小功率发动机协同发展,全系列、全领域发展的产品布局。


   在市场层面, 2005年,潍柴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的市场结构调整目标,即:国内市场三分之一、国际市场三分之一、后市场服务三分之一。现在,潍柴发动机在重型汽车、工程机械、客车、船舶、发电设备等领域,占有率分别达到42%、84%、30%、50%和40%,同时在美国芝加哥、法国马赛、白俄罗斯、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建立了业务平台。后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形成了以专享服务、专有配件、专用油品、专属设备、专业再制造为核心的“5P服务特色”,初步实现国际、国内、后市场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


   同时,潍柴坚持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2004年,潍柴动力在香港上市,成为我国内燃机行业第一家在H股上市的企业。从2005年起,先后收购湘火炬、法国博杜安、扬柴动力等公司,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同时,结构调整又为企业重组并购提供了有力保障,潍柴用资本之手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潍柴——人才成长、成才软环境的提供者


   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潍柴始终坚持人才第一战略,在培养、引进人才上开放思维并加大投入力度,年仅29岁的李士振是潍柴技术中心电控小组副组长。他带着一群年轻的员工,担负着国Ⅲ、国Ⅳ发动机电控系统和后取力系统的研发。31岁的尹晓青是应用工程部船机分部副经理,他主要负责船机和主机厂的技术对接。而与这些年轻人不同的是,有着丰富的国际大公司工作经验的林知伸博士,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美国,离开舒适的环境和亲人来到潍柴,成为潍柴动力技术总监。林博士说,他看中的是这里创新的激情和潍柴自强不息追求世界先进水平的执着劲头。


   从原本的“人才匮乏”到今天成为吸引各类人才的“人才高地”,潍柴并不是靠令人咋舌的高薪,而是靠技术研发机制的创新,以及人才成长成才的软环境。多年来,潍柴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打破传统的技术开发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了适应市场要求的激励机制,激发调动了广大技术人员技术创新的活力。


   对于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认为,一是要创造一个干事业的平台和环境,二是有一个激励机制,让他们能够真正做事情。近几年,企业每年拨款1000多万元,用于科技创新成果奖励;每年拨款150万元,设立人才培训专项基金;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输送科技人员走出国门参观考察,进行学习深造;同时给予企业人才特殊岗位补贴和职务补贴。这一系列激励措施,为科技人员实现个人价值、展示个人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潍柴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积蓄了力量。


   近10年来,企业研发人员由不足50名,发展到现在的2000人研发队伍。特别是2009年抓住金融危机时期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不稳的机会,先后三次到美国招聘人才,利用市场机制,成功引进47名海归人才回国创业,使企业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高管团队成员中,15%以上拥有国际大公司从业背景,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潍柴——中国内燃机行业由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型的引领者


   坚持创新驱动,倡导绿色动力、节能减排理念,潍柴在国内率先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擎”国Ⅲ、国Ⅳ、国Ⅴ排放柴油机,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行业内,公司首家设立发动机再制造公司,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近年来,潍柴从欧美引进了世界一流生产线,建成了潍柴高新发动机工业园、潍柴铸造工业园、潍柴重机滨海工业园、潍柴国际物流工业园等现代化生产园区,使企业工艺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全面接轨;另一方面,公司集中工艺技术资源,攻关新进装备操作技术,突破初始设计瓶颈,研究全新工艺路线,深挖装备潜力,发挥最大效能,形成了100万台高速大功率发动机年产能力,真正实现“效率最高、产出最大、成本最低”,推动了我国内燃机行业装备工艺水平升级。


   在本行业及相关产业整体技术创新上,潍柴亦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参与和主持承担12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 863计划,全力推动中国内燃机行业技术进步,赶超欧美发达国家技术标杆。另外,潍柴先后将55项发明专利和379项其它专利,通过规范行业标准方式,主动与同行分享。2006年以来,公司先后主持或参与制定、修订内燃机标准22项,其中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4项,主持4项,参与18项,为推动内燃机行业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另外,潍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节能减排,万元产值能耗连续3年下降,2010年万元产值能耗仅为全国单位万元能耗的3.2%;公司自主研发的蓝擎国Ⅳ/Ⅴ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潍柴累计向社会提供高品质、低排放发动机260多万台,每年可节约柴油9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2800万吨、一氧化碳200万吨,减少碳氢化合物7.5万吨、氧化氮20万吨。连年被评为山东省节能突出贡献企业。

 

链接:https://www.chinabuses.com/supply/2011/0429/article_30370.html
配套新闻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潍坊柴油机厂(2007年8月改制为“潍柴控股集团... [阅读]
新闻专题 更多>>
2011年,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潍柴始终坚持以产品为根本,以渠道和服务为抓...
1946年到2011年,潍柴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以整车、整机为导向,动力总成为...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