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缺失下的自主忧局
即使在今天自主品牌产品的整体市场份额已经达到近30%的情况下,我们仍然面临着核心零部件技术缺失的窘境。这是只追求效率和市场份额的结果,同时也是对外采购,整合资源的生产方式的必然表现。
很难想象,直到今天,还没有一家中国汽车企业能制造出规模化生产的自动变速箱。而部分汽车企业则已经完全放弃了在这一领域内的自主研发,希望通过跨越式发展,也就是直接跳到电动车或者新能源车来达到赶超跨国汽车企业的目的。目前自主汽车企业的自动变速箱全部通过购买来匹配车型。
而从汽车最关键的零部件———发动机总成的采购上也可以发现。尽管现在每家自主车企都在宣称自己在研发核心的发动机技术。但事实是,在中国超过100家的民族车企中,像日欧美等跨国车企那样只从本公司或本集团内部采购发动机总成的只有7家,35家从公司内外两方采购,近60家则只从企业外采购。即使像奇瑞和吉利这样的已经具备部分规模效应的民族车企也相当依赖这种快速而廉价的方式:奇瑞的ACTECO发动机被看做是外包的另一种形式,离真正的技术掌握尚有距离;而吉利的“逆向开发”则被认为是另一条以购买换技术的研发方式。
只追求片面的规模效应,没有耐心和毅力专注于核心技术能力培育,最后导致逐渐丧失市场份额的现象不只出现在中国,同样出现在其他的新兴市场上,在俄罗斯市场,其2007年上半年国产企业市场占有率为25.7%,去年同期则为41.3%,与之相伴的却是整体市场28.7%的增长,一个和前几年中国类似的井喷的汽车市场,国产车份额却在出现与整体市场大面积增长幅度类似的大面积下滑,这不由得让我们深思和警惕。
中国自主车企大规模生产乘用车是在2000年左右,之所以能在5至6年间发展到了有实力争夺中国市场霸主的地位,是因为充分利用了整合全球资源的产业结构,但这种以“拼凑”为主的技巧只能适用于企业发展初期追求规模效应的阶段,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发展理念,会给企业带来因为依赖而产生的“寄生”思想。当错误已经犯下的时候,最好是及时纠正,放眼长远,而不是用新的错误去掩盖曾经犯下的错误。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陈华出任康明斯中国供应链、质量和信息技术执行总监[09-26]
- 成都客车森鹏电子共携手 绘制海外绿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欧美市场 精进电动耀动2024汉诺威商用车展[09-26]
- 玉柴参加“与中国驻东盟经商参赞面对面”交流会[09-26]
- 北京祥龙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09-26]
- 媒体关注:从未势能源看中国氢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09-25]
- 尽显“全天候”品质 欧辉BJ6105确实有点大不同 [09-25]
- 森鹏出海 领航商用车数智化转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