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在下一个五年当中,宇通的计划是怎么样的?
嘉宾:首先我们的目标定位还是把客车放在第一助业的位置,这也是目前我们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整个客车产业的发展大背景下,宇通的目标是国内市场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我们相信能够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而且也有相当良好的市场前景。2005年宇通销量突破2万台,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越往高出走压力越大。
关于海外市场的发展,我们希望宇通海外销量能够达到总体客车销量的三分之一,如果说国内实现3万台,那么海外要实现1万台的销量。通过海外的发展,我们希望能够在客车产业里面创造一个更大的市场及发展空间。在2006年春节宇通职工大会上,汤总提出了宇通要做国际化的客车企业。那么我们理解国际化应该是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整体都要实现国际化,每一个环节不仅要适应国内市场,还要适应海外不同市场,海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需求和要求,这对于发展海外市场提出了更艰巨的要求。所以我们会一边出口一边改善进步,力争早日实现整个体系的国际化。
我们通过研发对海外市场的研究,包括宇通05年取得的美国DOT认证,通过这个认证,让我们整个研发体系,生产销售体系,都能够适应海外这种情况,同时证明宇通有能力适应这种情况。那么在具体的方式和方法上,我们扩充的关键第一是要有全球观,针对海外市场要作哪些事情,能作哪些事情都要明确,这就牵扯到我们宇通或者说中国客车产业目前按产品最大的适合哪种情况,我们的想法根据具体目标市场,制定不同的规划。我们整个组织人员包括我们的管理技术都要到位,操作方法上要怎么样来做,我们的策略是业务和客户共同推进同步分析,我们对市场的理解不是说我今年出口到海外市场几百台就结束了,我们做一个市场稳定一个市场,继而进一步开发这个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每年都要有增长,对每一个市场经营越来越好,而且要做到每年的量逐步增加。
记者:您怎么评价宇通的售后服务?
嘉宾:售后实际上是这样的。原来我们想包括去古巴,给我的启发就是售后和业务要同时推进。现在实际上在古巴包括在伊朗、俄罗斯。俄罗斯市场我们的量还不是特别大,但是我们的售后已经实行了。我们根据几个目标市场,应该说现在第一个,从总的架构上,我们的海外业务部就是销售都已经到位了。同时到位的还有我们的售后服务,包括我们的体系建设。因为这一块我们感觉做成一个市场并能维持住它,这样的市场才能够叫市场。你卖了两、三百台,然后你服务跟不上,那你等于把自己的品牌给砸了。我们的想法投入和业务是齐头并进的。现在我们也是在,因为它还有CKD组装。我们在那边不仅有我们的工人,到整体的技术工人都有指导他们。
记者:宇通目前的新车型研发速度非常快。这个研发的能力,宇通似乎比别人更快一些。这主要是什么原因?
嘉宾:宇通这几年发展的确是非常快的,这个和宇通研发能力的提高是密切相关的。宇通对产品研发是讲传统的,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宇通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是靠研发产品起家的。我们内部原来有一个会,是闭门讨论。领导班子闭门讨论,放假还是不放假。后来大家觉得不能放假,一放假这个企业就完蛋了。那怎么弄呢。就得想方设法搞产品。因为没有产品是不行的。后来我们从管理机制上,从对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上来入口,来改善因为产品要有内容。我们专门建了一栋科技楼,技术人员全部住到新楼了。其他的是没有的,而且我们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不论你年轻不年轻。打破这个同时,在福利上,奖金上都有相关政策。虽然说当时的不多,但是这是一种激励手段。当时也请了几个客户过来提意见。通过这种形式,宇通迅速地推出了适应市场的产品,那么才能开始启动发展。在今后几年的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引以自豪的就是我们有一支队伍,尤其是有一支技术队伍和营销队伍。那这两支队伍,从技术队伍来说。从人员上,我们应该说宇通现在的技术实力、技术人员是最多的,从装备上我们也是最齐全的。你比如我们先进的设计手段。包括我们和国外一些专家的联合互动,包括我们全国唯一的研究技术中心,我们的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2000年就挂牌了,就开始工作。在这方面我们投入,包括每年费用研发投入4%。
记者:自主才能发展,客车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确立了自主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宇通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嘉宾: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制造基地"到"创造基地"是一条相当漫长的路,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这都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要走向"自主",就意味着对眼前大量利益的放弃,就意味着巨额的增加投入,但无论如何,宇通正走在奔向"中国创造"的自主创新之路上,中国客车也必须走这条路。"十五"期间,宇通公司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创新或模仿创新上就从没停步过。我们每年都会派技术人员到欧洲去学习,或者参加国际商用车展览会,吸收国外的先进设计思路和流程,特别在车身和骨架方面,我们已经做到了与国际接轨。2005年5月,公司中标的400多辆北京奥运公交车,其封闭环视骨架结构的技术就是博采众家之长的一个范例,这种结构使车身和骨架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既降低了材料的浪费,又使安全排放达到了环保标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于这类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创新或模仿创新,公司仍在继续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要走向"中国创造",技术积累非常重要。过去我们总以为,新技术才是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真正动力,却忽略了技术积累在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IBM有一个统计,关于它的新产品的研发,有28%是新开发的,其它70%多都是在已有的技术积累之上形成的,这对中国企业也有非常大的启发。
记者:客车企业的制造方式决定了客车的进入门槛比较低,技术的低壁垒,使产品很容易拷贝。所以很多人认为,客车企业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宇通在引进MAN这条路上,却显得非常有意义,这方面您是如何看待的?
嘉宾:它实质上是两个概念。第一个,的确,对MAN产品的引进对宇通技术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是不是这条路,这算不算一条路我觉得是因人而议的。技术引进、合资,宇通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那么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功。那它是一个结合,就是说你自身的能力和引进的这种技术。你比如说你自身,你的肠胃不好,我吃了很好的东西你一样不能转化为自身的营养和成分。只有说你自身的消化能力强,同时你引进的东西又好。他吃的又是好东西,他才能够转化为你自身的一种养分。所以它是一个不能完全隔离开的。你比如说我自身连技术人员都没有,我引进了产品,你说它这个产品增长我企业的能力,不可能。如果说企业本身吸收能力很强,技术本身开发能力就很强,那你就没有必要来引进。自身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一定要有,同时再加上你的技术。它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可能隔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