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大幅度萎缩 海外汽车企业自救解困
从美国到欧洲,汽车制造业都面临着销售困难,甚至市场大幅度萎缩的难题。究其原因,一方面缘于美国金融的动荡以及石油、粮食等的爆涨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动荡;另一方面,汽车制造业本身在产能上的过剩,以及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新需求,促使以欧美为主体的国际汽车企业也不得不积极调整以走出衰退的困境。
美国挣扎 欧洲“小恙”
美国汽车业碰到的麻烦最大,底特律三巨头同时碰到了销售下降,财务巨额亏损的危机。早在今年年初就有经济学家预测今年的汽车销售会比去年下滑2.5%,但半年过去以后的实际情况是——通用汽车二季度大幅亏损,亏损总额高达155亿美元,是该公司历史上第3高的水平,公司销量下降26%,市场占有率下降7%。福特汽车二季度也出现大幅亏损,净亏损86.7亿美元,合每股亏损3.88美元;当季收入下跌13%至386亿美元,销量下降15%。克莱斯勒的统计也是一团糟。
同时,一直在北美市场保持上升势头的日系车也受到波及,丰田与本田汽车的销售都有所下降,只有日产的情况稍好。为此,各家汽车公司纷纷下调对于今年汽车销售的预测。
相对而言,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和燃料价格持续飙升给今年上半年欧洲地区的家用新车销售带来的影响稍小,但据统计今年前6个月欧洲的汽车销量也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以上,下滑最严重的是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别同比下降20%与31%。就连日本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日本今年上半年汽车销售量为177.1628万辆,比2007年同期减少0.9%,这是日本汽车销量连续3年同比下降,这一数字也创下1977年以来近31年的新低。
当然,作为传统的汽车市场,欧洲的德国与法国还保持着增长:德国1-6月汽车销量达到163万辆,同比增长4%。法国汽车销售也增长了2.1%。更加令人看好的俄罗斯市场汽车销量达到164.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1%,成为欧洲第一大汽车销售国。而上半年,巴西汽车销量133.8万辆,同比增长30.16%,创历史新高。这些好消息自然会让国际汽车业巨头感觉振奋,希望今年年底汽车销售能够出现反弹,使得汽车制造业能够恢复活力。
开拓市场 调整结构
面对着萎靡不振的欧美传统市场,世界汽车制造业的巨头无不将目光投向以所谓“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欣欣向荣的新市场。专家预测,“金砖四国”是目前世界汽车销售有所增长的主要动力,更有人进一步指出:2007-2015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对世界汽车销量增长的贡献率将分别为6%、12%、15%和31%。知道了这一点就不难明白,即使是面临巨额亏损,那些汽车制造业巨头们也不愿意放弃在上述市场上的大笔投资与扩张。
作为身陷巨额亏损底特律三巨头,筹集资金是其最重要的工作。为此,通用已经宣布了新一轮减少支出的计划,该计划包括把与雇员有关的支出(包括医疗保健福利和退休金在内)削减20%。通用公司还计划出售大约40亿美元资产,并再借贷20亿美元,目的是筹集150亿美元用于弥补亏损。福特的情况大体相同,该公司在欧洲市场上的“撤退”——先后出售阿斯顿·马丁、捷豹、路虎等,在国际汽车业引起很大的反响。
其次,调整产品结构。通用公开宣布,由于消费者需求的是较小型并且耗油较少的车辆,通用汽车已经减少大型卡车与多功能越野车的生产。为此,通用不惜关闭在北美的一些工厂,几千名员工包括许多设计开发车辆的工程师可能因此被裁。而多年来一直依赖卡车和SUV的销售收入支持的福特也已经公布了大规模调整北美产品组合的详细计划。该公司打算将北美三座卡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工厂改造成小型车工厂,并将多款省油的欧洲车型引入到美国市场。福特还加快了推出更多节能型发动机的进程,并计划2009年将汽油-电力混合车的产量增加一倍。事实上,就连一向销售不错的日本丰田也遭遇到大排量的“油老虎”销售严重下滑的困境,不得不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
再次,加快开发新能源汽车的步伐。这是欧洲、美国、日本汽车公司都在做的工作。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新能源车已经越来越成为国际汽车业的主流,虽然那些“零排放”的“终极解决方案”如燃料电池、氢动力等大规模投产还有一些难度,但作为节能减排的“阶段性解决方案”混合动力轿车如今在欧美都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在越来越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面前,现有的汽油或者柴油引擎在未来的20年后可能很难继续在市场上容身。在开发混合动力车方面暂时落后的一些欧洲车厂一方面极力追赶,另一方面甚至推出了相对“古老”的电动车,作为城市短途使用,以暂时对抗在这一领域领先的日本丰田。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毕竟需要对于现有的生产体系进行一番改造,因此各家都在为此积极地进行调整。
一种比较乐观的估计认为今年年底国际汽车市场会触底反弹,对此各大汽车公司都不敢过于轻信。因为目前的国际汽车格局已经开始重新整理,日本丰田几乎已经占据了国际汽车业“老大”的位置,而德国大众也正试图向着世界第一的宝座冲击,这时候出现闪失肯定会损失巨大,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在暗中较劲。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亚迪向乌拉圭电动公交运营商交付100台12米纯电大巴[09-24]
- 海外一线坚守者,点亮世界“安凯红”[09-14]
- 搭载先进动力系统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第700台纯电动大巴下线[08-30]
- 绘就交通新画卷 亚星客车成功交付坦桑尼亚[08-29]
- 行业观察|国产新能源客车是否受欧盟电动汽车关税新政影响?[08-28]
- 节能环保至上 金旅客车缘何收获北欧客商点赞?[08-27]
- 产品推介+现场签约 中通客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墨西哥)举行 [08-23]
- 中车电动达喀尔项目:成功是我们拼搏出来的丨企业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