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在欧洲何时才能成为"一手车"?
这是比利时《CAR & BUS》杂志刊登在刚刚召开的世界客车博览特刊上的内容,想以此来诽谤中国的客车制造业。欧洲媒体的言论,立即引起了包括大金龙在内参展现场所有中国人的强烈反对。
面对欧洲客车业界的"挑衅",中国客车走向世界路在何方?
卢克:十年内中国客车将会有所作为
"中国的客车制造商对他们的产品充满信心。他们认为,模仿西方的车辆设计是对他们工艺能力的最大挑战。他们渴望持续不断的出色表现,并且不断超越自己,这从某种程度上是他们的精神力量所支持。"、"尽管中国的客车产品从价格上,比欧洲的二手车还要便宜,但是从可靠性上,他们和那些欧洲的五手、六手车差不多。"针对欧洲客车行业权威杂志《CAR & BUS》断章取义地引用卢克的讲话,以此诽谤中国客车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做法,卢克在第一时间内站出来做了澄清。尽管事情发展至此已告一段落,但从此事件中,我们仍然可以从卢克及欧洲客车行业人士对中国客车业的看法中解读出新的内容。
"中国的客车制造商对他们的产品充满信心。他们认为,模仿西方的车辆设计是对他们工艺能力的最大挑战。他们渴望持续不断的出色表现,并且不断超越自己,这从某种程度上是他们的精神力量所支持。"卢克的这句话首先就表明了中国客车在学习欧洲客车的先进工艺时的态度,这种态度说白了就是一种"拿来主义"精神。
我们承认,中国的客车制造水平与欧洲客车制造水平相比,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毕竟从时间上看,就是百年制造经验和50年制造水平的差别。事实上,中国客车制造者们在学习新技术水平的开始阶段,选择欧洲最先进的客车生产技术来学习、模仿,这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在这方面,日本和韩国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正如卢克所言,"在世界上你如果不被中国模仿,就不能说明你好"这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上面的观点。但我们包括欧洲的客车界人士都应该清楚,中国客车业在"自主创新,超越自我"的驱动下,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客车制造商才能对他们的产品充满信心"。
中国客车界诞生了诸如"三龙一通"这样的行业领头羊,事实表明,中国客车业与欧洲客车业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在2006年卢克曾说过:"中国客车制造商的产品质量和标准的发展速度令我震惊,他们发展的太快了!欧洲用了25年时间取得的进步,甚至还比不上这里5年时间的成果。"
不仅如此,中国客车已经开始引领世界客车造型的新潮流。看看2007年大金龙的新品"龙威"、苏州金龙的海格A90、宇通客车的"双剑"、厦门金旅的"开拓者"系列以及中通"凯越"就知道,这些产品不仅从外在造型上,还是从内在舒适性上,丝毫也不逊色于欧洲的客车。中国能造出这样的高水平客车,可喜可贺。
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卢克"they stand a chance in ten years from now"(他们在10年内将有机会)的观点无疑是一种预示。我们期待着中欧客车同台竞技的精彩一幕能够提前上演。
欧洲客车界:诽谤的背后是惊慌不安
中国的客车走向世界是必然的。欧洲客车制造商们断章取义引用卢克的讲话内容,只能说明他们的惊慌不安。
1895年"汽车之父"Karl Benz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客车,从此,客车在商用车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欧洲是世界汽车先进技术的代表,客车自然也不例外,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欧洲的汽车霸权曾面临多次挑战。40年前,日本、韩国学习并掌握了欧洲先进的汽车技术,从而导致了欧洲从19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丧失了亚、非、拉的大批市场。
现在轮到中国客车站出来说话了!
2006年中国客车业在产销量上已跃居世界第二,中国客车企业在稳固中国这个让世界客车制造商垂涎的大市场的基础上,已逐渐向东南亚、非洲和拉美地区渗透。据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的客车出口数量仅为2007前9个月的零头。而最让欧洲客车制造商们不能接受的事实,就是中国客车已然开始动他们的"盘中餐"--大金龙的客车已经销售到英国、罗马尼亚,近期拟向德国出口;而来自无锡的安源客车几年前就已销往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
欧洲客车制造商们开始坐不住了!
他们无法控制住原本属于自己市场的不断流失,尤其是在传统的强项汽车领域里。要知道,在30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中国广阔大地上到处都是欧洲的客车。而现在,我们只能偶尔看到欧洲客车单薄孤独的身影。
中国客车能走向世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拥有欧洲客车无法比拟的高性价比。中国的国情为中国客车进军世界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客车制造业是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种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需要大量劳动力。中国拥有欧洲无法抗衡的劳动力大军,这其中不乏拥有高技术水平的研发人员,这为中国客车提高性价比提供了欧洲客车无法复制的优势。
另一个事实就是:世界客车市场逐渐向广大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倾斜,中国客车的高性价比适应了这一趋势。所谓"适者生存",中国客车占有这些市场的优势毋需多言。当前的欧洲客车市场已趋向饱和,想想不到90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人数仅有世界人口总数的1/20的欧洲,就算每人拥有一辆客车,其市场潜力又有多大?
再次,中国客车能在市场制胜的法宝就是中国客车业的营销规划和营销策略。"中国客车制造者们都给自己设定了进入欧洲市场的目标,但是他们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没有必要的售后服务,是不可能达到这一点的。"卢克所言不假。最重要的是,中国客车的销售人员也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我听过一位中国销售经理说过的话,我们的问题就是售后。他说到点子上了!这就是问题。"卢克说。只有"知彼知己",方能制定出最佳的营销规划和营销策略。
中国客车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客车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迫使中国客车企业在面对全球竞争时,必须着眼于更加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在几年的峥嵘历程之后,我国的一线客车和大多数二线客车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并且制定了适合自己并着眼于全球的发展战略。
首先,要敢于参与世界竞争。中国客车在提升自身优势的同时,需要历经本土市场的搏杀,胜利者才能踏进欧洲市场。这在无形中增强了中国客车企业的生命力,这种既抓根本又放眼全球的眼光是欧洲同行所不具备的,这也成就了中国客车的骄傲,大金龙今年10月二度参展欧洲就表明了这种勇气和决心。
第二,努力改变自身不利因素,提升产品竞争力。如同被断章取义的卢克原文所表达的含义一样,欧洲同行已经开始对我国客车的"重点照顾"。尽管我国客车已在海外市场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并不能掩盖中国客车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如让欧洲人引以为傲的客车零部件和一些先进的生产水平等,这都将影响我国客车走向世界。
我国客车还需要在市场营销和推广、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以及一些重点技术上求得突破。比如在售前的市场开拓中深谙当地的人文交通环境,根据消费水平和周边环境等因素,以便选择长线、或者短线的销售方式。当然,不同的客车企业有自己的海外战略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步骤,比如宇通客车在开拓拉美市场时,就优先选择古巴并且努力将其做足做大,然后再逐步扩展。宇通客车在古巴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99%以上。
第三,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我国客车的高性价优势,保证了其和欧洲客车的竞争中不落下风,不愁在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国家找不到市场。只要我国客车在售后服务和产品零部件上取得突破,学习欧洲客车强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并加大在科研发面的投入,惟有自我拥有的东西才不会受制于人。
只有我国客车企业在面对广阔的世界市场时不手忙脚乱,能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只有"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期待我国客车早日在全球各地飞奔!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亚迪向乌拉圭电动公交运营商交付100台12米纯电大巴[09-24]
- 海外一线坚守者,点亮世界“安凯红”[09-14]
- 搭载先进动力系统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第700台纯电动大巴下线[08-30]
- 绘就交通新画卷 亚星客车成功交付坦桑尼亚[08-29]
- 行业观察|国产新能源客车是否受欧盟电动汽车关税新政影响?[08-28]
- 节能环保至上 金旅客车缘何收获北欧客商点赞?[08-27]
- 产品推介+现场签约 中通客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墨西哥)举行 [08-23]
- 中车电动达喀尔项目:成功是我们拼搏出来的丨企业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