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WWW.CHINABUSES.COM V3.0  上次更新时间:
 
 
客车行业:亮景中的阴影
 
  汽车行业的业绩猛增是2003年市场的一大看点,但其内部客车子行业(重卡)的业绩却与之形成水火两重天的较大反差,多数客车公司身陷业绩大幅下滑的窘境,而行业内风起云涌的并购重组更令其前景充满变数。

  业绩堪忧

  近年来国内客车的市场需求增长趋缓,而新参战者源源不断地进入使本已不高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目前客车行业的主要生产厂商多已上市,但2003年年报显示除"龙头老大"宇通客车业绩保持增长态势、2003年度每股收益达0.94元外,其他公司的经营业绩均不乐观。

  中通客车董秘向记者表示,公司2000年从荷兰博发引进高档客车生产技术,2002年底建成了投资4000余万元、所有设备均从国外引进的高档客车生产线,产品结构正逐渐由原中、低档客车转变为高档客车,并已在以广东为主的国内市场和以中东为主的海外市场打开局面,2003年仅在广东的销售额就达上亿元,基本以中高档产品为主。那么,公司的效益又为何没有取得与技术装备的同步提升呢?

  几家公司均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客运市场前些年集中投入运营的中高档客车还未进入集中更新换代时期,但相信这一时期在一两年内就将到来,届时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将得以明显改善,公司经营业绩也有望得到提升。但据记者了解,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国内高档客车的生产属给洋人搞组装、打零工阶段,利润的大头让外方拿走,恐怕这应是客车行业的一个"难言之隐"。

  重组变数

  尽管行业业绩一般,但庞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使得客车行业客观上仍存在巨额利润机会,刺激了国内外各路资本竞相进入。在此重压之下,"第二军团"不得不合纵连横,联大、做大以增强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

  实际上,早在2003年初,就有业内人士指出客车行业正在酝酿一次洗牌,三年内将有一个结果。而一年多来,客车行业频频发生股权转让、兼并重组、投资合作等"大动作",表明这一预言正在迅速成为现实--

  2002年底,亚星客车整体收购第一大股东江苏亚星客车集团的子公司扬州客车底盘厂;2003年初,公司与亚星集团联手出资组建资阳亚星客车公司,并称亚星集团为改善公司股权结构和现有机制、更好促进公司发展,欲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正与包括格林柯尔在内的若干公司进行意向性接触;随后,格林柯尔如愿入主公司。

  无独有偶,安凯客车的第一大股东也于2003年由安徽安凯汽车集团变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转让部分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28.12%)已于2004年1月完成过户;安徽省投资集团则成为公司新的第二大股东。此前,公司已与安凯集团签署资产置换协议,将部分厂房、设备与安凯集团持有的安徽福田曙光车桥40%股权、重庆安凯客车51%股权、土地使用权及厂房等相关资产进行置换,差额部分以现金补足。2002年刚变更大股东的中通客车近年也一直在和中外资本接洽战略合作事宜,但均未取得进展;最近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公司已开始谋划MBO,并已迈出了组建相关公司的第一步。

  旗下有大金龙、小金龙的厦门汽车2003年又从大金龙体系内独立出去一个苏州金龙,以2002年17.5亿元的销售额与大、小金龙称兄道弟,并和宇通客车不约而同朝着"年产超过1万辆"的圈地扩产目标奋进。2003年3月,公司第二大股东厦门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受让第六大股东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所持公司750万股国有法人股,以17.63%的股权超过原持17%股权的第一大股东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但不久,福建汽车工业集团就受让第四大股东福建漳州闽粤第一城所持公司法人股316.7万股,重新占据第一大股东位置;6月,公司决定与小金龙投资成立厦门金龙旅游客车有限公司。

  另外,上汽、东风、一汽三大汽车集团也纷纷扩大旗下客车厂的产能规模,众多摩托、家电生产企业也争相进军客车制造业,湘火炬重组陕汽、曙光股份整合黄河等也都有意客车制造。

  值得注意的是,豪华客车因其较高的利润率成为各路资本厮杀的焦点,客车厂家几乎都在产品结构调整中朝着这一细分市场"使劲"。如安凯客车称资产置换是为进一步完善豪华客车生产线、改善公司资产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中通客车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不仅已开始生产达到欧Ⅲ排放标准的中通博发,还自主开发了一系列豪华长途运输和旅游客车新品;大、小金龙原在同一个城市共存的基础是优势互补(分别定位于大中型客车和轻型车),但随着90年代中后期我国轻型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小金龙的轻型车确实无法给企业带来效益,而大金龙成功的经验也将小金龙的视线吸引过来--小金龙现也将自己的市场定位在大中型豪华大巴上,兄弟间的竞争在所难免。

  专家指出,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可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提高,大规模扩张也不失为一种后进者的策略,但对客车市场日益显露的风险不容忽视:

  一是目前国内有100多家客车企业,较知名的大、中型客车企业就分别有30家和26家,戴姆勒克莱斯勒旗下的亚星奔驰、沃尔沃的西安西沃公司、上海申沃公司、四川丰田、日本五十铃等一大批合资企业更是潜在威胁;二是国内客车企业的产品基本是拼出来的,在制造成本、采购等方面相差不远,企业后期的管理尤其是品牌的塑造就显得尤为关键;三是现在客车行业的利润已经非常低,大金龙2002年销售收入41亿税后利润1.2个亿,小金龙销售收入22亿税后利润仅0.6亿,控制总成本将是客车行业最后控制者的重要标准之一;四是大、中型客车市场需求量持续扩大的状态近年逐渐放缓,市场需求基本趋向稳定,各企业的扩大将使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产能大量放空及价格战在所难免,届时企业将背上沉重的负担。

  链接

  客车公司2003业绩不佳

  原来业绩还算相对稳定的亚星客车,2003年度突然爆出有史以来第一次亏损,而且是每股亏损0.78元的巨亏;中通客车近三年在股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收益状况也以逐年50%的幅度下降,2001-2003年度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141元、0.071元和0.035元,刚发布的200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每股收益仅为0.004元;安凯客车2003年度的每股收益仅为0.09元,而2002年度曾发生较大幅度的亏损,今年一季度也仅勉强实现微盈,每股收益0.005元。

  另外,曾长期和宇通客车占据50%以上国内市场份额的厦门汽车旗下的"大金龙"(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小金龙"(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据悉其2003年度的业绩也不理想。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合作联系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2000-2002,中国客车网信息产业部
E-mail:webmaster@chinabuses.com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