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WWW.CHINABUSES.COM V3.0  上次更新时间:
 
 
客车与底盘,谁抢了谁的市场
 
  细观前三个月的产销数据,汽车产业继续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但有一种产品的产量在下降,那就是客车底盘。

  表面看,这种现象非常反常。但是,走近细看就可以发现,这种数字变化后面,隐含着客车底盘企业与整车企业之间资源的整合和产品结构的变化。

  底盘产量下降有原因

  自2000年以来,全国客车总销量均呈大幅上升之势,但自2001年开始,客车底盘总体呈下滑之势;大型客车销量也呈快速上涨势头,但大客底盘除2000年外,其销量增减幅度不大;中型客车与底盘销量涨跌几乎平行;轻型客车销路总体呈上扬趋势,不过,与此同时轻客底盘从2001年开始就呈大幅滑落之势。

  通过对全国客车和客车底盘制造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几乎所有的客车生产企业(原自制底盘的客车企业除外)都在自制底盘,其中还包括个别的原生产农用车的厂家。笔者今年在厦门金龙、广州宝龙、扬州亚星、四川、浙江、安徽等厂家亲眼目睹他们制造出来的底盘,无论从外观到内在质量,其技术含量都不在专业客车底盘之下,由此可见,这些非主流底盘生产企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有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众多过去不自制底盘的客车厂生产底盘,是导致近两年来底盘下滑的主要原因。预期如依此惯性,到2006年前,主流客车底盘(尤其是轻客底盘,其次是大型客车底盘)还将继续呈下跌的态势。

  客车生产厂家:不想再看别人脸

  过去,国内的客车生产厂商基本是向客车底盘生产企业购买二类底盘,再选购与之相匹配的动力、传动系统及变速器、离合器等大大小小总成件,再加上自已制造(或购买)而来的车身覆盖件,加到一块就组装成了一辆可以推向市场的客车。由于这类客车厂的前身都是各类改装厂或专用车企业,无论在经济、产能规模和技术研发上与正规的客车底盘制造企业都无法相比,甚至更多地受制于底盘厂商,有些底盘厂不是在价格上涨就是在技术上卡,或者是在售后服务上拖。为保证紧俏底盘的货源与上述的涨、卡、拿、要、拖,客车企业不惜血本对底盘厂商搞公关、给回扣。可以说一些客车厂家是看够了、受足了供方企业的脸色和霸气。与此同时,国内客车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不足,致使客车产品同质化严重,制约了客车行业的进步。

  然而,随着大量国外先进的进口客车涌入,以及国内客车制造企业与国外客车生产厂商的合资,国产客车生产技术有了飞越性的革命。国产客车底盘产品技术已显落后的趋势,已不能满足高速、舒适、安全、节能、排放的技术与市场需求。加上近年来许多合资客车企业的生产技术、研发能力、经济规模都提升扩大了,他们有能力有资本也有水平自己生产出与国际同等水准的客车底盘。随着亚星、宇通、金龙等一批企业拥有了底盘生产权,其自制底盘技术逐渐成熟,专业的底盘生产企业受到的冲击将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今年,客车整车企业作为买方市场向底盘企业的作用力,已开始显现出来。

  底盘制造企业: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在上述逆境之下,底盘生产企业为了给产品寻找出路,向客车整车制造渗透将不可避免,客车市场来自底盘生产企业的冲击已成定局。

  底盘生产企业的比较优势是资本实力雄厚和技术实力较强。底盘生产曾经作为关键技术控制过客车行业的命脉,客车企业只有通过对底盘性能和配置的理解、研究才能确定工艺方法和车身的配置形式。

  来自客车市场分析专家佘振清认为,客车技术的精华主要集中在底盘上,底盘的动力性、稳定性以及各总成之间的匹配性是决定客车档次的基础,因此底盘成本在客车总成本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往往能够达到50%以上。同时,底盘生产企业大多数都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也具有比较成熟的产品开发模式,这种积累是一般客车生产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底盘生产企业的技术沉淀是他们能够迅速进入整车制造领域并对客车行业形成冲击的资本。

  与佘振清先生持相同观点的是来自南汽集团的高级工程师刘永威先生,他认为一汽底盘、东风底盘、江淮底盘、南汽底盘以及重汽的斯太尔底盘这些专业的底盘企业进入整车制造领域与其他社会资本不同,不需要重新适应市场和熟悉技术的过程,他们对产品再熟悉不过。因此,佘、刘二位专家强调:“底盘企业一般都对客车产品的技术特点甚至市场需求状况非常熟悉,一旦决定进入整车生产领域,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方面没有障碍。此外,底盘生产企业具有配套资源优势,不仅具有产品线长、型谱宽和辐射面广的优势,而且产品批量大,一般都能在自身的周围形成配套企业集群,这些资源为减少资金占用和降低生产成本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底盘生产厂商在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为自己的整车产品进入市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运作下,底盘制造企业和客车生产厂家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既相辅相成又相互排斥,估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将达到极致,而整合则是这种冲击的必然结果。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合作联系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2000-2002,中国客车网信息产业部
E-mail:webmaster@chinabuses.com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