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振清
2003年客车行业的低迷走势,让众多预言家跌破眼镜,原因众所周知,尽管如此,对2004年的客车市场预测仍然非常热烈,各路专家各有见地,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激进的,判断市场需求继续增长,一种是保守的,判断市场需求相对萎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我们根据各客车生产企业的产销计划,对2004年客车市场有一份详细的数据预测,目前,其45家企业的行业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3%,2004年预计产销各类客车131686辆,比上年实际销售增长37.78%,其中座位客车90701辆,卧铺客车8049辆,公交客车31436辆,其他客车1500辆。总的看来,预测结果应该属于激进派之列,客车企业之所以对客车市场比较乐观,主要是因为市场环境值得信赖。
一、影响客车市场的三大因素各有利好
按目前的客车市场来划分,主要有三大板块,一是公路客运,二是旅游客运,三是城市公共交通。三大板块2003年的市场表现差距很大,城市公交很火,公路客运已逐步复苏,旅游市场还不尽人意,但从2004年春运市场和国家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来看,三大板块各有利好,是客车行业产销量预期增长的重要基础。
首先,公路客运市场大。
根据交通部规划,2004年交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万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3500公里,到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8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3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0万公里。全年全社会完成公路、水路旅客运输量152亿人,货物运输量137亿吨,完成公路、水路旅客周转量8350亿人公里,完成公路、水路货物周转量41500亿吨公里。围绕规划,交通部制定了许多具体措施,其中与公路客运最为密切的是进行公路收费制度改革,具体思路是:要降低收费管理成本,理顺收费公路管理体制,正确界定政府在收费公路管理上的职责,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减少管理人员,降低收费成本;要研究降低收费标准过高的政策措施,不能以投资额的多少来确定收费标准,而要充分考虑公路的技术等级以及其向社会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宁肯年限长一些,也要把过高的收费标准降下来;要减少收费站点,规范经营权转让行为,继续做好公路收费站点清理工作,凡是不符合规定的收费站点,必须坚决撤销,不容动摇,要规范经营权转让,避免低价转让,并着力解决转让后的后续管理问题。
公路收费制度的改革,降低了公路客运成本,公路里程的增加,扩大了公路客运市场容量,这一减一加,进一步增强了公路客运的竞争力,推动了公路客运的发展,根据预测,2004年全社会公路客运量预期完成151.5亿人次,比上年预计完成增长5.6%。此为客车行业产销增长的第一大利好消息。
另外,在旅客运输的竞争中,公路客运具有便捷、灵活的优势。据报道,2004年春运期间湖北公路客运龙头企业--湖北省客集团票房收入首次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21%,对于南京、上海、杭州等东线城市,由于铁路需绕行,武汉到上海要17个小时,而公路豪华大巴仅需12个小时,且班次密集,从而拥有绝对优势,春运期间,湖北省客集团开往东线城市的长途客车趟趟爆满。春运期间,全国交通部门共组织投放大中型客车70多万辆,平均日发车辆150多万班次,公路客运共完成客运量17.265亿人次,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1.4亿人次,民航运输旅客1120.7万人次,三种运输方式的客运量之比为154:12.5:1,从市场表现来看,在与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竞争过程中,公路客运的优势地位十分明显,公路客运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是客车行业产销增长的希望所在。
第二,旅游客运形势好。
2003年,旅游行业在"非典"的打击之下损失惨重,全年总收入4874亿元,虽然恢复好于预期,但比上年仍然减少了12.4%,旅游市场的持续低迷,对与之唇齿相依的客车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这种势态有望在2004年得到改变。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规划,2004年的具体工作目标是:入境旅游人数9790万人次,其中外国人1345万人次,入境过夜旅游者368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05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8.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900亿元;国际国内旅游业总收入5600亿元。旅游经济各项主要指标都达到2002年的水平,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全面恢复与振兴。专家认为,中国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旅游业的快速恢复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综合国力日渐增强,奥运效应开始显现,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旅游市场复苏有望,旅游客运自然会前景光明,诸多的利好消息,注定2004年的旅游市场要大大好于去年。按照国家旅游局的分析,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全面恢复与振兴的有利因素有5个方面: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旅游工作,为旅游业的恢复与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温家宝总理指出:"住房、汽车、通信、旅游、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正在成为新的居民消费热点,要积极促进并正确引导",要"鼓励居民扩大旅游、体育健身和文化消费"。
二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恢复与振兴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据国家信息中心资料显示,2003年GDP的增速达到了8.5%,不仅为国内旅游需求的扩大提供有力的支撑,对入境旅游市场的恢复也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为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在推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农村旅游业,扩大城乡旅游交流;"统筹区域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区域旅游联合,进一步开发利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各方面在重视旅游的经济产业功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综合作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把发展旅游业与坚持环境保护这个基本国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有利于提高社会各方面对"旅游业是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结合部"这个特点的认识,从而积极支持旅游行业继续坚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总方针,在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世界经济加快复苏,将促进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不断恢复和增长。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今年经济形势整体上将好于去年,美国消费平稳增长,日本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欧元区经济也有所好转,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恢复强劲,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经济继续保持增长。
五是旅游业长期发展所积累的雄厚基础,为旅游业的恢复与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过成功举办了世界旅游组织大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旅游活动,我国健康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已得到明显改善。
旅游客运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人们对安全、舒适和节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实现旅游业全面恢复与振兴的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客车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客车企业产销计划纷纷扩大的趋势来看,大家在这种机遇与挑战面前显得信心十足。
第三,城市公交改革速度加快。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公交都是在政府的巨额财政补贴下运营的,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公交的投入越来越捉襟见肘,所以公交改革势在必行。2002年底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包括城市公交)市场化进程,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结构。市场化改革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公交管理成本,可以提高公交分担率,是一条解决城市阻塞的有效途径。
2003年的客车市场,若非城市公交改革的拉动,将是一个非常凄凉的结局。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共计销售各类客车95574辆,其中公交客车23728辆,占24.83%,列入统计的46家企业中有29家生产公交客车,占63.04%,宇通、金龙、亚星、安凯、黄海、中通等公路、旅游客车市场上的龙头企业纷纷涉足城市公交客车领域,既加剧了该领域的竞争,也推动了公交客车新产品的开发进程。由于城市公交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国家主管部门在组织和引导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建设部2003年初开始实施的《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和下半年出台的《城市客车等级评审实施细则》,为城市公交改革和公交客车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建设部的规划,2004年,在研究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过程中,以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为重点,完善交通政策,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改善交通管理,抓紧研究提出《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开展"绿色交通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抓好"畅通工程"工作,继续整顿出租汽车等公共客运交通秩序。
国家的规划还在纸上,一些反映迅速的城市已经行动起来了,据报道:北京南中轴敲定大容量公交线方案。根据该规划方案,工程线路从大兴区德茂庄至前门箭楼,全长约16公里,全线采用大容量公交车专用方式。
为实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发展目标,天津公交集团春节期间调整了今年公交发展目标:计划今年市区客运突破6.2亿人次,比去年增长11%;更换豪华大巴1000部,使中高档车比例占80%以上。
日前,武汉市决定将"公交优先"作为一项重要原则,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以来,要求公安交管部门应当在有条件的主要道路划设公交专用车道,并在道路叉口设置优先通行标志。并决定对公交管理体制实行重大变革,对公交线路经营权采用招标等公开方式确定,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投资、建设、经营。
优先发展公交,专家为济南交通绘蓝图。2月18日,济南智能交通国际交流研讨会举行,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晓光作为智能交通方面的专家应邀来济,为济南的城市交通开出了一剂良方--发展大公交,是解决"城市交通病"的根本出路。
"公交优先"将促使全国城市公交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
客车市场环境的改善会扩大需求,需求的增加会推动客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客车行业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市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如此循环往复,使客车行业跟上整个社会经济前进的步伐,沿着良性的轨道发展。
二、客车产销计划与市场环境利好趋势基本吻合
各客车计划数据(分米数 单位:辆)见下表,对照客车市场环境来分析,产销计划与市场需求基本一致。
|
合计 |
12≥L>11 |
11≥L>10 |
10≥L>9 |
9≥L>8 |
8≥L>7 |
7≥L>6 |
6≥L>5 |
5≥L>3.5 |
总计 |
131686 |
22200 |
13634 |
11143 |
22068 |
28412 |
13744 |
14625 |
5860 |
座位 |
90701 |
12067 |
4424 |
5149 |
13676 |
22076 |
13444 |
14005 |
5860 |
卧铺 |
8049 |
5559 |
775 |
659 |
406 |
350 |
|
300 |
|
公交 |
31436 |
4465 |
8405 |
5255 |
7724 |
5237 |
150 |
200 |
|
其他 |
1500 |
110 |
30 |
80 |
260 |
750 |
150 |
120 |
|
1、产销总量的增长与市场环境形势大好息息相关。2004年,统计的45家客车企业预计产销客车131686辆,比2003年实际销量增加36112辆,增长37.78%,其中座位客车、卧铺客车、公交客车和其他客车分别比上年实际销量增加24605辆、2977辆、7708辆和822辆,增长37.23%、58.69%、32.48%和121.24%,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是产销量预计增长的基础。
2、座位客车仍是市场需求的主体。分析计划数据的结构,座位客车占68.88%、卧铺客车占6.11%、公交客车占23.87%、其他客车仅占1.14%,座位客车的主体地位非常明显,在实际需求中,座位客车不仅适应公路客运,也适应旅游客运和团体用户,客观上具有"面宽"、"供应链长"的特点,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步复苏,市场需求呈大、中、轻同步发展的格局,并且,由于公路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客运线路不断延伸,市场对大型客车的需求增长会越来越快,所以,在计划数据中,大、中、轻客车分别为16491辆、61623辆、33309辆,比上年实际销售分别增长64.88%、43.96%、23.56%。
3、卧铺客车的市场需求最为集中。在卧铺客车的计划数据中,12米车占69.06%,在所有类别中集中度最高。根据市场反馈信息,卧铺客车主要适应600公里以上的超长客运线路,由于线路长、油秏大、过路过桥费多,因此运营成本比较高,另外,在铺位形式由2+2改为1+1+1之后,载客人数有所降低。所以,对客车用户来说,中、轻型卧铺客车运营效率比大型客车要低得多,计划数据以大型客车为主,符合市场实际。
4、公交市场以大中型客车需求为主。2003年,城市公交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序幕,2004年,在"公交优先"的指导思想之下,大中城市的公交改革将会继续深化。由于7米以下的中巴车在城市公交中的运营效率低下,也不能满足环保的要求,因此在城市公交市场上中巴退市基本已成定局,市场对公交车的需求主要在大中型客车中进行选择,表中所列公交客车的产销计划中,8米、9米、10米、11米、12米5个档次的预计产销量非常均衡,而7米以下的轻型客车计划却非常少,直接照应了公交改革的实际需求状况。
围绕市场发展趋势来制定计划,是一种科学、务实的态度,在市场经济环境里尤其显得重要,如果产销计划与实际市场需求相背离,只会将企业引向衰败。有人说,市场的变化难以捉摸,制订产销计划只是走走形式,纸上谈兵而已。这种观点貌似有理,但是,不用科学的方法对市场进行分析,不对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客观的预测,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合理的安排,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则很难取得成效,即使有个别企业在误打误撞中取得了暂时的成功,但其最终的结果是不难判断的。
三、在有效需求的拉动下,客车行业前景光明
2003年,虽然客车行业在经营成果上成绩平平,但是在行业整合、新产品开发、产品出口等许多方面都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从以上叙述中可以断定,2004年的客车市场环境会远远好于多灾多难的2003年,在各细分市场有效需求增长的拉动之下,客车行业的市场前景充满希望,这种希望在各企业的产销计划中已经表露无疑。就数据面来分析,主要有四个主要特点:
其一、领航者们显得信心十足。我们以3000辆为界限将产销计划从数量上分为两个层次,计划表显示,列入第一层次的企业有14家,从2003年的实际产销情况来看,这14家企业都有不俗的表现,他们是:
企业名称
|
2004年计划产销量(辆)
|
比上年实际销量增长
|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8000
|
14.63%
|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
15500
|
28.12%
|
牡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13500
|
41.85%
|
江苏亚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 |
9800
|
55.51%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9120
|
10.18%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7850
|
17.51%
|
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5720
|
59.02%
|
江苏友谊汽车有限公司 |
5653
|
12.25%
|
安徽江淮客车有限公司 |
4500
|
83.45%
|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4000
|
30.89%
|
常州依维柯客车有限公司 |
3643
|
4.74%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3436
|
301.4%
|
桂林客车工业集团公司 |
3150
|
48.37%
|
河北长安胜利汽车有限公司 |
3000
|
3.73%
|
上表所列的14家企业为客车行业的第一集团,也可以说是客车行业的领航者,从产销量计划增长情况来看,同比增长30%以上的有8家,增长10%~30%的4家,增长在10%以下的只有常州依维柯和长安胜利两家,分析增长幅度较低的几家企业的细分计划数据,产品结构调整是主要趋势,比如,苏州金龙的12米客车的增幅达到了129.01%,常州依维柯的座位客车增幅高达376.92%,长安胜利公交客车的增长幅度也在30%以上。可见客车行业的领航者们对2004年的客车市场的增长形势显得信心十足。
其二、产品渗透的进度加快。当前的客车行业里,底盘企业造整车,整车企业装底盘,产品的互相渗透已经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格局,2003年,一汽、东风、江淮等老牌底盘生产企业已纷纷开始扶持自己的整车项目,宇通、金龙的自制底盘也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之下,2004年客车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精彩纷呈。从计划数据来看,产品渗透的进度加快将是一种趋势,比如"中客王"苏州金龙的大型客车在2003年取得优异成绩之后,2004年计划大幅增长;比如公交车市场的老牌劲旅常州依维柯准备大举进入座位客车市场;比如以大型高档客车称雄市场的安凯股份将产品链向下延伸;比如以豪华公交车产销切入市场的上海申沃的座位客车计划增长200%等等。可以预见,2004年以后,客车行业的板块划分将越来越难,靠单一产品包打天下的企业将成为历史。产品渗透的进度加快从表面上看是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但归根结底是市场环境作用的结果,由于市场需求呈多元化发展,导致客车企业的产品链越来越长,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其三、新生力量来势很猛。近5年进入客车领域的社会资本超过了前50年的总和,一方面是因为客车行业的准入门坎较低,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客车产品的市场需求很火。就这些新进入企业的产销计划分析,发现大家各有雄心壮志,这些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们,在2004年将大展身手。
延边华泰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自2003年民营资本进入以后,一直在努力开拓市场,试图以民营机制加上韩国现代的技术来冲击高端客车领域,目前已有多种新产品上市,其中秀丽的"华泰康迪"和威猛的"格林伯德"是其代表作,2004年计划产销各类客车1500辆,其中"华泰康迪"1260辆,"格林伯德"240辆,是去年实际销量的35倍。
保定市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2003年的客车市场上只能说是牛刀小试,其最值得称道之处是营销策略和产品出口,从"风之情"的"打包优惠"到每次车展上的亮丽身影,长城客车在产品宣传上可以说是做足了功夫,为今后的市场扩张打下了基础。2004年,长城客车预计产销600台,如果能够保持产品出口方面的强劲走势,在产品开发上再多增加一些投入,600辆应该说是一个比较保守的计划。
无锡神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外资背景的新来者,规划双班年产大中型客车2500台,在顺利通过"3C"认证之后,2004年的市场前景好于2003年是可以预见的结果,但要完成1000辆的产销计划,需要付出比2003年多出8倍的努力,在产品宣传方面更是必须有比较大的改观,才能不负一飞冲天的"神舟"二字。
以上几家是纯粹意义上的新企业,如果加上格林柯尔、广东美的等资本方面的新生力量,2004年客车行业的竞争将会空前激烈。
其四、不确定因素使行业格局充满变数。客车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因素,二是行业因素。根据春运期间的市场反馈信息,个别地区已经出现了运力过剩的苗头,只有深入研究市场,才能有效避开产品积压,提高经营效率。然而,在研究市场的同时,深入研究行业也是十分重要的。2003年,针对客车行业的一些问题,我们曾提出过4点见解:产品同质化是恶性竞争的导火索、售后服务矛盾突出、要警惕产能过剩、客车生产企业分布多、小、散的局面很难保证客车产品的高质量。2004年这些矛盾依然存在,在局部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使客车行业充满变数。但是,市场环境的利好因素是行业扩张的基础,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宇通、金龙等行业龙头以外,对有社会资本进入的亚星股份和湖南三湘、对同属江淮集团的安凯股份和江淮客车、对在市场营销方面有厚积薄发之势的中通客车和丹东黄海等对行业格局具有冲击力的企业也应予以重点关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产销计划不仅是在新的一年中对企业生产销售的安排,更是一种期望,订一份符合市场规律、切合实际的产销计划,作为客车企业把握市场、争取市场的依据,既能够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能够为企业带来好的效益,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是十分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