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舜
据统计,2003年1~11月全国客车底盘共计销售7.53万辆,同比降幅17.13%。其中大型客车底盘累计销售4326辆,同比增幅仅1.88%;中型客车底盘累计销售2.99万辆,同比下跌11.4%;轻型客车底盘累计销售4.10万辆,同比下滑22.4%。客车底盘同比减少1.56万辆。与此同时,全国客车累计销量108.09万辆,同比增长14.1%。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2003年客车与底盘市场大趋势表现为,原客车底盘主要生产企业产品的下滑和新获底盘生产权企业整车产品的增长,两相对比出现的反差,是历年来鲜见的现象。原底盘主要生产企业的大型客车底盘增长幅度不到2个百分点,但其他以客车整车为主导产品的企业,大型客车销量却同比增长了13个百分点以上;原轻客底盘主要生产企业的轻客底盘下挫22个百分点,与其他轻客整车企业的轻型客车上扬32个百分点正好形成强烈的反差。
自2000年至2003年11月,全国客车产销量均呈大幅上升之势,但自2001年以来,原客车底盘主要供应厂家的产销量却开始下滑。大型客车销量快速上涨,但大客底盘销量增减幅度不大;中型客车与底盘销量涨跌几乎平行;轻型客车销路总体呈上扬趋势,不过,轻客底盘原主要生产企业的产品从2001年开始就呈大幅滑落之势。
2003年下半年,我们通过对全国一些市场和一些客车及底盘制造企业进行的市场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客车生产企业(除原自制底盘的客车企业)都在自制底盘,其中还包括个别的原生产农用车的厂家。笔者在厦门金龙、广州宝龙、扬州亚星以及四川、浙江、安徽等地的厂家亲眼目睹他们制造出来的底盘,无论从外观到内在质量,其技术水平均不在专业客车底盘生产企业之下。由此可见这些非主流底盘生产企业的产品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有道是“冰冷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上述原因,导致近两年原底盘生产企业产品下滑。2003年上半年“SARS”对客车及客车底盘市场的影响在下半年已不复存在。预期如依此惯性,今年原底盘生产企业的底盘产品还将继续呈下跌的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