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WWW.CHINABUSES.COM V3.0  上次更新时间: 202578星期二
 
 
宇通客车董事长汤玉祥的制胜之道
 

  中国轿车纷纷贴上国际品牌之时,他却在"与狼共舞"中擦亮了中国客车的民族品牌,成为客车工业的先锋人物。

  时势造英雄,中国客车业选择了宇通,宇通选择了汤玉祥。从技术员到总经理、董事长,他的命运与中国的客车制造业同在。他对质量精益求精的精神令德国同行折服。他造就了亚洲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他推出了中国第一辆与世界同步的豪华客车,他创造了震荡业界的"宇通现象",他让客车业第一次跻身于中国500强……

  敢为天下先,他带领宇通人栉风沐雨、开拓创新,始终立于行业发展的潮头。作为客车行业的领舞者,他的每一步都牵动着中国客车业的神经。

  市场经济的质量信条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汤玉祥,他坐在靠近窗子的米色布艺沙发上,穿着朴素简单,话语简洁深刻,目光犀利深邃。让我觉得他与倡导中国客车质量、长袖善舞的先锋形象相去甚远。在逆向的光晕中,已近不惑之年的他更像一个平和的智者。

  难以想象,在他简单得有些神秘的形象后面,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中国客车龙头企业。

  他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营小厂从困境中带出,一步一个脚印,做成了亚洲最大、最成功的客车企业,创造了企业资产8年增长152倍的奇迹,创造了震荡业界的"宇通现象"。

  如今,宇通企业集团以33亿元的年营业额傲立中国客车企业榜首,并成为第一家跻身中国500强的客车企业。

  说起市场经济下的质量信条,汤玉祥语出惊人:质量最好的产品不一定有市场,但有市场的产品一定是质量好的。

  一切按照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质量好不好,要让市场说了算、用户说了算。这便是他对质量的大彻大悟。

  1993年6月,客车厂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汤玉祥被提拔为郑州客车厂的副厂长,同时兼任新成立的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全厂的生产经营工作。之前,国家取消计划购车指标,"断奶"后的郑州客车厂陷入产品滞销、资金紧张、员工思想混乱的严重困境。汤玉祥可称得上�"临危受命"。

  摆在他面前的不止是这些困难,困难的是他如何在这种困境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生产出对路的产品。在对产品结构老化、市场竞争力差等现状进行反复论证后,他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产品技术提升入手,对厂内方方面面进行整合,全面提升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并适时推出卧铺客车这一新车型。

  卧铺客车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青睐。1994年和1995年,在整个行业的增长率普遍下降的不利情况下,汤玉祥麾下的宇通客车的销售量却逆大势而上扬,反而增长了98%,一时被业界叹为奇迹。汤玉祥笑道,那算什么奇迹,我不过是在悬崖边上找到了市场需求点才绝处逢生的,使产品质量适应了市场需求,成为真正的卖点。

  借助时势和外力,汤玉祥开始迈出更大的步伐。在他的带领下,凝聚宇通人汗水和希望的亚洲最大、工艺最先进的客车生产基地1998年建成投产;国家第一个客车企业的博士后工作站2000年在宇通落户;2002年与世界500强之一的德国MAN公司携手兴建猛狮客车有限公司,并于当年捧回世界客车联盟颁发的"年度最佳客车制造商"奖杯;2003年,宇通作为首批通过3C认证的客车企业,相继成立重庆宇通客车有限公司和兰州宇通有限公司,加速了集团化步伐。  

  人文关怀的质量哲学

  在宇通,最让汤玉祥引以为自豪的是他的管理团队。他以学习力、创造力和竞争力作为培训考核的三大指标,来全力锻造这支队伍,可谓深谋远虑。

  2002年初,宇通与世界500强之一的德国MAN公司就双方合资兴建猛狮客车有限公司达成一致。MAN公司总裁在双方谈判成功后表示:MAN选择宇通,看中的是员工队伍和管理水平。宇通的成长速度非常快,而且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宇通员工很团结,很有创造性,这是一个令人钦佩的集体。

  据了解,早在1994年年底,公司董事会鉴于汤玉祥为公司所带来的良好业绩和贡献,决定拿出125万元对他实施重奖。汤玉祥分文未取,除将其中的两万元奖给有功人员外,其余的全部交公。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1999年年底,汤玉祥再次作出惊人举动,将个人的120万元奖金为职工发了年终奖。

  一个私心太重的人永远做不出高质量的产品。汤玉祥明确提出"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原则,其目的就是倡导一种明朗化的、用劳动创造价值的良好风气。应该说,这为企业打造廉洁自律、高效敬业的团队精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样是汤玉祥,在2003年10月份的2003年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上,出资500万元赞助大会。面对一些不理解的目光,汤玉祥说,宇通公司具有这个实力和能力,就应该承担起一些社会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讲,宇通不属于哪个个人,而是属于整个社会。承担责任能够让宇通人更懂得如何去做好一名社会人。这样,每一个员工才会把社会责任和宇通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他们才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完成高质量、高要求的工作任务。

  汤玉祥对做人和做车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宇通稳固了人文关怀的人本理念。汤玉祥坦言,宇通近几年超常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改制了"。具体来说,环境决定企业成长,上市不是决定性因素,重要的是体制的变化。"改制创造了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合资合作也是创造环境,最重要的是要靠人去做,搞好内部管理,开拓市场�"

  在宇通,产品质量的控制不仅仅是靠最终产品的检测手段,而是靠生产流程中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因为有了这种人文关怀的人本理念,每一个宇通人深知肩上的责任,宇通要为社会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这种更高远的目标和更深切的关怀,赋予了宇通人更坚定的信仰。如果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员工在以一种高度负责的目光盯着质量,那么这样的产品质量能没有保障吗?

  中国制造的质量谋略

  中国客车几乎占据了国内100%的市场,10多年来,几乎没有国外的大客车能够批量进入中国。

  经过多年的坚持和努力,汤玉祥带领宇通和国内其他同行挡住了外来客车品牌的入侵,完成了客车民族品牌的保卫战。今天,处于中国客车龙头企业权力巅峰的汤玉祥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

  "2002年宇通卖了1.3万辆车,销售收入33亿元,在国内大中型客车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但是,这些数字只能说明宇通是做大了,还不能说强!"汤玉祥动情地说:"我始终感觉到一种责任的存在。我的责任是把企业做好。宇通要么不做,要做就做行业内最好的,做民族的宇通、世界的宇通。"

  为了这个目标,汤玉祥丝毫没有停止征程:与美国普华永道公司合作推行先进的SAP信息化项目;与美国奥曼克公司合作贯彻ISO/TS6949质量管理标准,全面与国际接轨,以提高宇通的管理水平;与德国MAN公司紧密合作,引进世界顶级技术和产品,以拉长宇通的产品链;每年拿出年销售额4%的资金用于研发,与德国MAN公司合资成立慕尼黑研发中心;在宇通工业园区兴建国家级技术中心,世界一流的客车实验中心正在紧张的建设中,为宇通保持科技领先、品质卓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斥资1.3亿元在全国建立了20个集销售、售后服务等四位一体的服务站,实现了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变;在全公司10年如一日地开展"40+4"活动,即每周工作40小时,学习4小时,每周末的上午请北大、同济大学等高校的教授来公司为各专业队伍集中授课,先后选派百余名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到国内外高校进修,以提高技术和管理队伍的素质;采取激励到位、环境做好、用心留人的机制,以保持核心队伍的高度稳定……

  汤玉祥认为,中国的客车业是从敲敲打打起家的,如果不注意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只是组装搞产品替代,那么中国客车工业也就会永远停留在敲敲打打的水平上。

  汤钰祥简历

  ●1954年出生;

  ●1970年参加工作,现任郑州宇通企业集团董事长;

  ●1999年任西北大学兼职教授;

  ●鉴于他在郑州城建交通系统改革与发展工作中的突出表现,2001年被郑州市政府记一等功,并当选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七届党代会代表;

  ●2002年,成功地实施了同德国MAN公司的强强合作,为宇通客车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先后荣获"郑州市优秀青年企业家"、"郑州市十大新闻人物"、"河南省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  人大代表。

  经典语言

  □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

  □企业的真正资源是人,增加凝聚力,说到底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办法只有一个---学习。学习是提升自身能力的惟一通道,以学习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学习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对企业而言,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看你是否比你的竞争对手具有学习新事物、新知识更快的能力。

  □作为生存百年以上并仍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跨国公司,他们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学习他们,我们才赶上并最终超过他们。经验是宝贵的,教训相对就更加宝贵。我们不能自我限制,我们不仅要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更总结和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教训,让他们的经验成为我们的经验,让他们的教训成为我们前进中的免费教材。
  □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竞争不单是规模与价格的竞争,更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实质是看谁能赢得持续的领先优势。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的建设,二是多年生产经验的积累。卓越的企业源于卓越的服务,卓越的服务源于卓越的员工。我们非常重视对人员的培养。除了管理团队的培养外,管理团队对基层人员也有培训任务。我们对管理团队的要求是领导加教练。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国际汽车巨头纷纷将发展战略的触角伸向中国这个大市场,中国汽车市场不可回避地成了世界汽车大舞台的一角。今后,汽车业的竞争将是世界范围内的品牌角逐。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本实力,没有自己的品牌就会被吃掉。

  业内评语:

  他是一位冷静、注重企业管理、有大智慧、注重长远的老总,是一个见证了中国客车20多年风雨历程、一个仍将见证并不断创造中国客车工业未来的人。

                   李上雄  《中国汽车报》资深记者

  用心做事,敏于行而慎于言

                   吴永强  《商用汽车》杂志执行主编

  他是我找到的最好的合作伙伴,从宇通的发展看出,汤玉祥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有远大的抱负,既严谨又思想开阔,比较容易沟通。

                 本格特·汉斯滕 德国MAN公司客车部CEO

  
  汤玉祥是一个自始至终都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哪怕有再大的风、再大的雨,他都会屹立在船头,为自己亲手打造的客车航母指引前行的方向。

                    周健  《大河报》记者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合作联系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2000-2002,中国客车网信息产业部
E-mail:webmaster@chinabuses.com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