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WWW.CHINABUSES.COM V2.0 上次更新时间:
|
|
|
香港新巴合资昆明公交保以搁浅
|
张红雷
记者近日得到证实,自2002年6月昆交会上传出有英国第一巴士公司血统的香港新世界第一巴士(中国)有限公司与昆明公交汽车总公司进行昆明公交合资合作的项目,已经暂时被“摆放”下来。
这已经不是新巴在内地的第一次受挫。成立于1998年的香港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务有限公司早在2000年就曾雄心勃勃地进入深圳市公交市场,计划与深圳市公交集团、深圳市运发实业总公司三方合作,共出资6亿港元组建深圳新世界第一巴士有限公司(深圳新巴)。但事与愿违,深圳新巴已“胎死腹中”。
难道这将成为香港新巴与昆明公交合资合作的“蓝本”?
昆明市政府招婿“上门”
2002年6月6日~10日,一年一度的昆交会在昆明国际贸易中心隆重举行。香港新巴与昆明公交的合资计划就是在会议期间传出的。
据悉,昆明公交集团总公司拟划出下属的两个子公司与香港新巴合资,组成一家集团公司,而剩下的三个子公司再组成一家集团公司,合资后两家公司形成竞争态势。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暂定为2亿到3亿元人民币。合作初期,昆明公交集团公司经评估后并经双方同意的下属两个运营公司的停车场地、生产用房、车辆、修理设备、营运线路等资产折价,持股49%;香港新巴以现金注入,持股51%。而前期的合作只是香港新巴为以后全面介入昆明公交做准备。
此次双方的联姻,是作为昆明市政府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项目进行的。据说市政府的目的就是想用此举打破目前昆明公交市场由昆明公交集团总公司一家独揽的局面,引进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城市公交的发展。
此次昆明市政府“招婿上门”,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政府正准备缩减对昆明公交的投入。据了解,以前,昆明市政府每年都要补贴昆明公交上千万的补贴,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现金。随着昆明公交自2001年开始赢利以来,政府对公交公司的补贴将主要体现在税收和相关政策优惠等方面,而减少现金的支付。
合资计划暂停
在外部刚刚传出香港新巴与昆明公交合资的消息时,记者就在第一时间向公交公司提出采访。但令记者深感意外的是,昆明公交办公室的一位先生就很不耐烦地对记者说:“报社关我什么事?合资是政府的事,我们不知道!”记者听到此话的第一反应就是“香港新巴接到了烫手的山芋。”
果然没出记者所料,当记者于近日再次对此事进行采访时,公交公司生产经营部的一位小姐在不经意间冒出一句“这件事目前先放下来了”,正与记者得到的消息相吻合。
据其内部的那位职工代表介绍,在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公司的领导曾公开透露,由于香港新巴开出的有些条件不能为公司所接受,此次的合资计划暂时搁浅。但究竟是什么条件,该职工代表也不清楚。
记者打电话到主管此事的昆明市政公用局求证,遭到婉拒。
此后记者好不容易才从一位同行那里了解到,问题的症结在于究竟是哪两家分公司与香港新巴进行合作,随之而来就是如何对这两家公司的资产进行评估。按照计划,合资的两家分公司要得到昆明公交集团总公司和香港新巴双方的认可,但公交总公司划出的与香港新巴希望合作的不是一回事,而且双方互不相让,从而导致整个合资计划无法实施。
据悉,此次事件已经引起了昆明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希望双方的合作能在今年下半年有实质性进展。
资本进入公交市场遭遇难点
“昆明公交同香港新巴的合作,从某种角度讲,是政府试图把城市公交由社会福利型向企业化运营过度采取的一种措施。”这是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的一位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出的论断。
这位委员称,一方面,城市公交有着很强的公益色彩,但另一方面,城市公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往往形成了非常大的规模。“中国的公交公司小的也有几个亿的资产,大的资产则达到数十亿。但这种大一统的现状导致了服务水平下降、资源浪费等。因此引入竞争是必要的。”
据了解,包括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大连等国内很多城市,都对原有的公交公司进行了分拆,一个城市常常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交公司进行运营。
事实上,随着城市公交经营准入限制的减少乃至取缔、多元化格局的出现,越来越多的资本把目光投向了公交市场。这位委员指出,“因为城市公交本身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一直都比较大。这是吸引资本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根据记者手头所掌握的资料,到目前为止,国内成功引进内地以外资金的只有南京和重庆等少数几个城市。个中原由,可能诚如这位委员所说:“把公益事业当成企业化经营,就如戴着镣铐跳舞,镣铐不能解下来,舞姿还要美。”这确实是考验资本的地方。
关于此次合资有可能“胎死腹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有人说在相当程度上是昆明公交“小富即安”的心理在作祟,有人认为是昆明公交不愿放弃目前所拥有的垄断地位,但究竟原因何在,尚不得而知。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指出,既然要引入竞争,政府就应该努力创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否则是难以成功的。
|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合作联系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2000-2002,中国客车网信息产业部
未经中国客车网网络部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chinabuses.com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