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WWW.CHINABUSES.COM V2.0 上次更新时间:
 
 
 
 
 
 
 
 
 
 
 
 
中国客车产业的现状与前景
                 齐 信

  如果说轿车企业的重组刚刚开始,那么,客车企业的重组似乎还在睡梦之中。客车界人士认为,中国客车企业过多过滥,重组步伐缓慢。如不加快重组,今后将难以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客车企业散、乱、小现象严重

  2001年我国大型客车产量达到11431辆,中型客车产量达到48169辆。预计到2005年,我国大中型客车的增速将保持在13%左右。虽然中国客车工业前景广阔,但结构散、布局乱、规模小、开发能力差,成为我国客车工业最大的病症。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大大小小的客车厂100多家,不包括一些未上目录的企业及“摩帮”、皮卡、零部件等新军。10万辆的规模,100多个厂家平均分,每家的规模还不足1000辆,这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对市场的健康发展也相当不利。早在几年前,有人就对中国客车企业过多过滥的现象提出意见,认为中国客车工业要进行结构调整,进行以资产为纽带的重组,形成发展的合力。国家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也曾明确提出,要加大调整力度,只扶植产销前10名的大型客车企业,这对客车工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客车业的重组是世界潮流

  从世界客车工业看,没有一家客车企业游离于大型汽车集团之外,独立的客车制造商已经成为历史。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汽车工业重组联合中,一些客车企业纷纷卷入大重组之中,连凯斯鲍尔这样的百年老企业也不例外。中国客车不可能游离于世界汽车大重组的格局之外,重组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专家认为,要发展汽车工业,必须走国际化之路。现在国际汽车工业已形成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国际竞争的新格局,而且又都是相互渗透的联盟,而我们仍然游离在这个格局之外。因此,从今后客车工业的发展看,必须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形成较高的自主开发能力,才能谈得上向国际化迈进。但客车企业真正能走到一起,还面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等重重阻力。

独立的客车企业难以生存

  有人认为,客车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手工操作为主,不像轿车那样流水线生产,规模不大也可以,尤其是高档客车,国外企业最大产能也不过3000辆至5000辆。其实,国外客车工业大多是依托大型集团资本、市场和技术资源优势来发展客车的,没有一家独立于大集团之外的客车生产企业。无论塞特拉、沃尔沃还是现代,都不是独立的客车企业,客车的技术开发、服务体系都有大集团的支撑,因此在产品开发上得天独厚。与此相比,中国客车企业差距相当大,几乎都游离于大型集团之外,不少企业都没有开发能力,未来的生存将是最大的问题。
发展中国客车业,走重组之路,应该说是惟一的选择。目前,我国客车工业已经形成金龙、宇通、黄海、亚星、安凯等一批企业集团,客车集中度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如能加快组织结构调整,加快重组步伐,提升能力,上规模、上水平,我国客车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合作联系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2000-2002,中国客车网信息产业部
未经中国客车网网络部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chinabuses.com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