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企业如何引导用户选车
随着科技的进步,客车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客车产品的购买者通常具备一定的汽车知识,对于最新的客车技术通常具有较高的兴趣及关注度,而这又常会成为产品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让客户更快、更准确地获取有关最新客车技术的信息,也是客车企业营销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客车技术通常依附于客车产品而进行同步传播,但与形象具体的产品相比,技术不易为用户直接获取,因此客车技术的宣传不同于单纯的产品广告。近年来,用于客车产品技术宣传的“概念营销”开始出现,同时,企业在技术宣传的手段上也不断推陈出新,除了利用传统的产品推介会和巡展活动,还利用客车展会进行技术的集中展示,或者开展“技术交流”的专项活动。
利用传媒进行概念营销
与大众化的广告语言相比,专业性强的客车技术语言较为晦涩,更适合教科书,但不利于媒体传播。因此近年来,客车业开始广泛采用“概念营销”的手法对客车技术进行宣传。车企通过对客车技术进行高度概括,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用户,不仅易于理解,而且生动形象,便于记忆,非常适合媒体传播。在客车业中,宇通客车的“概念营销”比较成功,例如“发动机热管理系统”、“金刚封闭环”、“分压平衡座椅”、“空间扩容”、“360度电泳技术”等。2009年中期,厦门金龙也推出了自己的核心技术——“KING-POWER智能动力链”,尽管这一技术的市场反应尚有待观察,但从媒体传播的角度而言,这一“概念”的命名是成功的,“K、P”字头朗朗上口,“智能”概括出动力管理技术的特点。
大金龙半透明展示
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通常是客车企业进行技术传播的主要舞台,利用报刊对于受众的选择力,车企可确保技术传播具有方向性。除了图文并茂的平面广告,专题文章也是客车技术宣传的重要手段。但受限于“平面”,报刊的宣传只能进行二维展示,对于复杂的结构特征及技术特点难以完全展示。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利用连续多帧图像进行技术宣传的FLASH开始为各家车企所青睐,它不仅可对客车结构及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展示,而且可添加文字及声音,这一多元数字化的传播手段必将成为未来客车技术宣传的主流方向。
客车展会需思考传播的持续性
目前,我国客车界已形成了以“三大车展”为主、地方展会为辅的展会模式,随着举办届数的增加和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客车企业开始将展会作为信息发布的平台。2006年北京城市车辆春季展示会上,丹东黄海客车展出了客车界首辆剖视客车,不仅将隐藏在覆盖件下的骨架结构展示给用户,而且通过局部特写展示制造工艺,手法可谓精妙。2007年第六届北京国际商用车展上,厦门金龙也采用了类似的半透明车身作为技术展示手段。2008年北京第九届交通展上,厦门金龙采用了车身表面粘贴说明标识的手法进行技术宣传;同年的上海BAAV展会上,厦门金旅召开新闻发布会,其整车车身阴极电泳技术正式对外发布。
金旅整车阴极电泳
大型展会通常具有企业集中度高、媒体关注度高的特点,因此屡屡被车企作为产品技术的发布会。但在一届展会中,不同厂家同时进行技术推广的“撞车”现象并不少见,过多的宣传难免会使与会者产生“审美疲劳”,况且每次参展的费用不菲,利用一个只有几天的展会进行某项的技术宣传,缺乏传播的可持续性。因此,利用展会进行技术宣传可以成为短期的焦点,却无法实现长期推广,尚需会后采取进一步的宣传进行巩固、弥补。
专项活动给用户提供更直观的认识
通常地,组织各类专项活动是客车企业最多采用的技术宣传手法,例如技术推介、讲座、巡展等。由于专项活动多与用户直接接触,具有极强的方向性,因此技术传播效果更好,影响力更强。
黄海首台剖试车
组织召开推介会是客车企业的一种传统宣传手段。与其它媒体主办的大型展会相比,推介会的时间、地点和与会人员可由车企自行指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因此这一传播方式也是客车技术宣传的常用方法。例如安凯客车于2008年9月组织召开的全承载技术推介会、苏州金龙主办的“安全大讲堂”系列活动。
尽管首家采用产品巡展的客车企业已无从可考,但这一形式是客车业中使用最为广泛、持续时间最长、宣传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方法。巡展活动通过用户试驾的体验进行技术宣传,可利用真实的客车产品增加用户对于技术的感性认识。
宇通金刚封闭环技术
随着营销手段的不断丰富,一些结合多种传播方式的综合性活动也开始出现。例如,江淮客车2007年举办的“节油万里行”活动。该活动跨越10省13个站点,包括产品巡展、用户试驾、节油竞赛、访谈交流会、技术讲座等多个部分,每一项活动都紧密结合“节油技术”这一宣传主题,使得客车企业与客运企业、行业专家以及各方媒体形成良好互动,从而实现江淮客车“节油技术”的宣传工作。与此类似的还有宇通客车与2009年组织的“宇通杯”全国交运行业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等。
对客车技术进行宣传,可以增加产品卖点,提升产品销售量。但我们同样应该注意到,客车技术的宣传不仅是表面文章,更需企业拿出性能出色的客车产品作为宣传的佐证,这样方能确保技术传播的有效性,最终实现企业与用户的双赢。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关注校车安全永不过时[07-12]
- 十年 客车行业酝酿出新的格局[01-04]
- 黄宏生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发展之路[11-21]
- 大陆集团推出48V车载电力技术[11-29]
- 海格百亿大单:“水到渠成”的收获[11-28]
- 安凯宝斯通以实际行动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龙在海外市场已成为“实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