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掀起技术风潮
每次翻看杂志,我总是会先从广告看起,广告的内容往往代表一个企业在营销和产品上的一些最新动态。在刚刚收到最新的一期某汽车杂志的广告中,笔者发现了客车行业的一个新动向,还是让我们先从广告说起:
封面广告是金龙的“智能动力链”广告,列举了“发动机智能温控技术”、“动力优化技术”、“NVH优化技术”、“流体管理技术”等四大技术。
打开封面,直面封三的宇通“金刚封闭环”广告,当然还不能忘了“热管理系统”的宣传。
封四就是苏州金龙的“5A全程安全护驾系统”。
这些一线企业的广告似乎传达了同一种信息:客车业又吹技术风,大家开始回归技术创新,以技术带动品牌发展的道路。客户对于品牌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品牌交流形成的,产品及产品技术上的有效差异是品牌构建的重要方式,上面几家企业广告中的技术概念似乎向业界表明,客车业的品牌营销开始倾向于回归技术营销。在品牌中植入技术基因,提升品牌的重心,形成品牌差异。
客车界的很多有识之士都一直呼吁企业要重视技术研发,少些炒作。事实上,技术上的差异性是形成品牌差异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但是由于客车业一直都是组装产业,企业对研发的投入不足,对品牌建设理解的表面化都影响着企业对技术差异化的理解。
我们还是先品味一下这几则广告。宇通的“金刚封闭环”是最佳的技术概念表现,形象并且有说服力,与其“热管理技术”非常匹配。与2007年时的大金龙追求华丽时尚不同,宇通近年的品牌表现一直以实用有效为原则,正在以一个一个的具体概念来支撑“品牌价值最大化”的核心主题。
金龙一改以往追求视觉冲击的做法,推出了“智能动力链”为主题的广告,并一口气推出了四大技术概念,虽然我们不能武断地评价这种改变的好坏,但是智能动力链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十分明确,四大技术的名称也是比较拗口,广告要传达的意思层次过多,而且不够清晰。
苏州金龙的“5A全程安全护驾系统”并不是广告的主题,主题仍是“安全”,苏州金龙对“安全”的执着,让业界都十分佩服,安全技术并不是苏州金龙的长处,但是他们近年来已经把安全上升到了企业责任,不再盯着产品技术说话了。这也是这家企业的进步。
技术在品牌中地位
品牌竞争的时代,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但是产品的技术含量却快速提升。企业缺乏技术能力就不会有高起点的竞争优势,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技术水平低下的产品却拥有很高端的品牌。
纵观品牌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技术在品牌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无论是联想、海尔这些高技术企业,还是象饮料、牙膏这些快速消费品,每个成名的品牌背后都一定有技术作支撑。我们反思中国汽车业,虽然奇瑞、吉利这些自主品牌都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质疑都基本来自其技术能力的怀疑。中国客车业自主品牌的成长也同样离不开技术能力支撑,无论是“节油”、“安全”还是“专家”都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来源保障,从这个角度讲,技术是品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能为品牌成长不断注入活力,品牌建设是不能只靠“忽悠”的,企业重视研发并不是玩技术概念。
如何在品牌中植入技术基因
在品牌中植入技术基因,通过技术的差异性实现品牌的差异化是很多成功品牌的重要经验,在消费者看来,沃尔沃产品的安全性能是其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这是由于沃尔沃在汽车安全上的众多发明专利所区开的品牌空间;同样,日系车的节油经济性,也同样是有技术保障的。但是在植入技术基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 技术概念要根据自身实际能力,不可过分夸大。前段时间看到某客车企业宣传自己企业的电动车一次充电可以行驶500km,这确实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如果确实可信,那这家企业就具备了实现品牌差异的良好条件,但是如果是加上很多限制条件才能实现这个数值的话,那对这家企业的形象将是一个打击。
2. 要注重技术的有效性,而不只是概念化宣传。宇通的“热管理技术”之所以受到业内的好评,不在于概念本身的炒作,而是在于确实是让客户体验到了技术带来的现在价值。
3. 品牌营销过程是一个有机的体系,而不能过份依靠技术概念。品牌营销涉及到了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渠道等方方面面。技术概念虽然是实现品牌差异化的手段,但是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一个品牌。
如何在品牌中植入技术基因,我个人认为主要有应遵循以下三方面:
1. 以目标客户为蓝本,进行产品定位研发。产品开发要通过周密的市场调查、预测,只有根据市场做出产品的市场定位,开发出的产品才能有市场基础。青年客车针对城市客运市场开发的双层客车,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一方面拓展了自己的“蓝海”市场;另一方面也树立了自己在高档客车市场的强势品牌。
2. 真诚地听取客户意见。客户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甚至抱怨或投诉,其实正是企业需要寻找和解决的不足之处,善于搜集客户的抱怨和意见来改进产品,正是产品适应市场过程。技术在营销中的作用不仅是通过概念化进行传播,更重要的是通过概念化让客户熟知并且从中受益。
3. 技术概念也要与时俱进。技术发展和客户需求都是永恒的变量,企图长期依靠某一技术优势赢得市场是不现实的,前几年合资企业在客车业的全面失利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技术是品牌中非常重要的差异化基因。企业只有具备了好的技术,才有质量可靠、性能优良、不断创新的产品,才有可能承载强势品牌。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关注校车安全永不过时[07-12]
- 十年 客车行业酝酿出新的格局[01-04]
- 黄宏生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发展之路[11-21]
- 大陆集团推出48V车载电力技术[11-29]
- 海格百亿大单:“水到渠成”的收获[11-28]
- 安凯宝斯通以实际行动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龙在海外市场已成为“实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