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单单是“绿色”——试驾申龙SLK6121UF13HEV混合动力公交车
四年前,申龙诞生于上海。几年来,这支行业新军的突飞猛进世人有目共睹。申龙以其完善的管理理念以及质量可靠的精品客车不断地获得用户的认可。在当今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号召下,申龙更是积极响应,从纯电动客车到超级电容再到油电混合动力客车,申龙在新能源客车的研发方面硕果累累。
申龙的混合动力客车已接到了国内外的多笔订单,如此受宠定有原因。驾乘后发现混合动力并非其唯一亮点。
龙氏情结
这款混合动力车整体感觉很“欧洲”。不仅如此,它还通过了众多欧美国家严格的认证体系。但如果你细看外观,申龙的企业新标识无疑是最抢镜的。国内客车中“龙系”车型占据半壁江山,而申龙则在这群龙中别具一格,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祥龙”车标。比起“祥龙”,我更愿意称其“全球龙”,因为它象征的是申龙将要制造在世界腾飞的客车。这不禁想起吉利的“全球鹰”品牌,其象征了吉利在全球市场平稳的发展前景。说实话,吉利稍早些的车标过于土气,申龙原先的“三人”亦如此。“全球鹰”的诞生使吉利汽车赚取了更多的眼球,战略转型也初成正果。相信申龙也能借车标的脱胎换骨、革新换面,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再上一台阶。
除了靓丽的车标外,车前方的独特设计也值得一提。分段式的前风窗玻璃虽已罕见,但这种设计非常务实,如玻璃局部破损,只需拆卸其中一块即可。提到维修,这条“巨龙”的前脸还会变身,前照灯及前保险杠都可拆卸、前围亦可翻转,便于维修。
环保系统
伊顿的混合动力已成为国内客车企业开发混合动力客车过程中首选的合作伙伴之一。试驾车型就运用了这套成熟的并联混合动力技术。虽然整套系统价格不菲,但其为用户带来的长期利益还是显而易见的。混合动力系统与发动机的匹配由伊顿、发动机供应商、申龙三方联合开发。此外,根据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该车30%左右的节油率加之其混合度(电动机功率占总功率的比)超过20%的特性可获20多万元的补贴。
在平坦路面或者轻载状态下,该车起步瞬间(15km/h以下)电动机独立工作,此时发动机怠速,无扭矩输出。当车辆在复杂路面或者重载情况下起动时,则由电动机和发动机共同工作。由于电机功率较小,仅为44kW,且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也不是很大,如纯电动行驶,续驶里程一般不会太长。该系统中配备了逆变器,因此电机既可在起步时作为电动机使用,制动时亦可作发电机使用。不管怎么说,伊顿的混合动力技术能在起步、爬坡等负荷较大的工况下提供辅助作用。
实际驾驶过程中,发现车辆起步在电机的辅助下变得非常顺畅。伊顿AMT变速器各档的换档时机拿捏很准。当车速达到50km/h 时,转速徘徊在1400r/min,位于经济转速区间内,但从起步到50km/h所需时间较长。
屈膝迎客
坐公交时,如遇踏步过高、过窄则会影响上车速度,乘客易产生焦躁情绪。其实,驾乘舒适度可从人与车的交流深度看出。试驾车型配备了ECAS电控悬架系统,ECAS在欧洲非常流行,是用于城市公交车的专用功能。当车辆到站时,按下相应按钮,车门侧的踏步高度可降低80mm左右,便于轮椅车通过残疾人专用装置上下,方便老年乘客和残障人士乘车,当然对于一般乘客而言,电控悬架也提高了上下车的速度。
当车速超过7km/h时,车身则自动恢复正常状态。在特殊路况下,亦可通过控制开关提升或者降低车辆的底盘高度,便于车辆通过隧道等特殊道路。车辆“屈膝”迎接乘客,如此细致周到的服务增进了人、车间的交流,尽显人性化理念。
轻型车身
据统计,汽车质量每减少10%,燃油消耗可降低6%~8%。由于该车采用了全铝车身,12m公交车的整备质量仅为10800kg,总重的减少可提高燃油经济性。此外,铝制车身所有制造工艺都由申龙客车独立完成。
诸如全铝车身等新型轻量化材料的开发与应用,逐渐成为汽车材料的研究热点,在轻量化、密封性、抗腐蚀性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车型。该车的车厢内也有亮点,精心设计的座椅布置便于清洁地板、地板上的多处盖板可开启便于日后的保养及维修。
外推逃生
7月在上海举行的“公交车应急疏散设施改进方案市民评议活动”中有50%的市民认可外推逃生窗;5%的市民选择提拉式“逃生窗”。可见,市民对外推式逃生窗认可度较高,试驾车型就采用了这种设计。此外,在几乎所有的新款申龙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外推逃生窗。而且在逃生窗的周围也标有详细的操作说明。
外推式逃生窗的逃生空间确实很大,但打开后没有支撑,窗会自动关上,如果能安装支架,开启后能撑住,则可以加快逃生时间。此外,为了防止乘客随意开启逃生窗可以像地铁列车紧急开门装置那样,在拉手锁扣处安装透明的盒子。
申龙的目标是制造在世界腾飞的中国客车,至少可以在这款混合动力车上看到此目标的缩影。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关注校车安全永不过时[07-12]
- 十年 客车行业酝酿出新的格局[01-04]
- 黄宏生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发展之路[11-21]
- 大陆集团推出48V车载电力技术[11-29]
- 海格百亿大单:“水到渠成”的收获[11-28]
- 安凯宝斯通以实际行动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龙在海外市场已成为“实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