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总体来讲,后市场的发展形势是始终可以看好的,因为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国汽车的售后保有量增长非常快,只要保有量在,汽车后市场的产业就有基础。另外,我们国家的汽车后市场还远未成熟,目前中国汽车后市场销售额只占中国整车市场总销售额的1/10,而国外成熟的后市场所占比重应在1/3以上。除了汽车维修业相对成熟外,其他领域还方兴未艾,有的甚至刚刚露头,从结构讲发展极不平衡,所以我们国家的汽车后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一个大的判断。基于此,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必然会被拉动。
我们这里所指人才,既不是专家级别的人才,也不是各行各业领军人物,而是大量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在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一线的骨干人员。因为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不是靠传统的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所以不在讨论之列。
一、汽车后市场缺乏哪些人才及其原因?
汽车后市场作为汽车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环节,它已不再是汽车行业的一个附属环节,它已经成长为一个有独立运作模式的行业,该行业涉及各类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维修、服务等各个环节,同时由于是后发之势,加上又缺少标准和教材,更是一个严重缺少人才的领域。那么,汽车后市场到底缺少哪些类型的人才呢?
(一) 缺少汽车维修保养、二手车服务单位的各类管理、营销、技术、服务人员及二手车评估和汽车金融人员。
中国汽车工程协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秘书长赵丽丽女士说:"基层人员数量不足,素质都比较低,表现就是学历低和综合素质低,现在整个市场从业人员里面真正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可能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很多营销人员仅仅是掌握了营销的一些基本知识,运用各种营销语言、行为去打动客户,甚至是死缠烂打磨着客户购买,让大部分客户很反感。当客户在需要了解产品的具体性能、参数等情况时,很多营销人员不能清楚、系统地表达,而让客户决定购买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基于客户已经对该品牌有一定的认知情况下实现的。
营销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营销技巧,还应掌握产品功能、性能、参数、应用等一些技术知识和拥有操作能力,甚至还应该熟悉行业状况,同类产品的状况,要明白自己销售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差别,要能够说出自己销售的产品优点等等。营销人员还应该有通过科技的手段对相关市场进行分析、制定营销战略和营销方案、销售方法的能力。在国外很多公司都有营销工程师这样一个岗位的设置,营销工程师其实就是掌握了销售技巧、产品技术和市场分析技术的人员。
而大多数服务人员仅仅是掌握了一些接待、社交方面的基本礼仪,然后按照工作流程为客人做一些引导工作,对实际产品销售、服务项目推介没有太大的帮助。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理解中,服务人员是不需要了解产品和参与营销活动的,如果是这样的服务,就和餐厅的服务员将客人带到相应的餐桌旁而不知向食客介绍、推荐菜肴一样。真正的服务人员应该首先是个礼仪专家,同时还必须熟知汽车行业某种产品或者某项服务的特性,最好再懂一定的技术知识。
汽车维修保养单位的管理人员,也应该了解营销、熟悉技术,但这只能作为管理人员的一个基本技能。管理人员的工作不仅是在晨会等例行会议上要求员工喊几句口号,管理人员应该掌握管理方法和工具,建立各种规范,督促员工按照规范工作,并对员工进行评估、培训。
现在,应用到汽车上的新技术门类越来越多,特别是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相关从业人员的知识面更广、综合能力更高,而现有的销售、服务人员相关知识和能力不能及时更新,严重制约了销售、维修单位的发展,也加重了汽车制造和配套企业的负担。
以上是传统的汽车后市场情况,我们这里指的汽车后市场,是狭义上的后市场,主要包含后市场改装和后市场美容养护,不以传统的后市场维修为主,因为汽车维修业已存在很多年,国家也有相关标准,各车厂都有培训计划,这些年许多院校也开设了相关专业课,这个行业人才的缺少是社会普遍现象,我们这里不过多去讨论。我们这里重点讨论汽车后市场的用品、电子、改装、美容、养护等新兴行业。这些种类繁多的汽车后市场行业,虽然目标客户都是车主,其实细分下来千差万别,因为专业涉及非常广泛,国家也没有相应的标准,更没有正规的院校开设相关科目,只有个别短期培训机构有一些相关培训科目,而且时间很短,教材很不规范,教师就更不要说了,唯一相通的可能就是千篇一律的所谓销售技巧培训,但也没有高质量的个性化产品营销培训。
所以说:
(二) 缺少后市场产品的研发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以及售后服务人员。
中国大多数汽车后市场配套生产企业在发展之初,主要依靠创业者个人能力或者少数骨干来完成初期创业的,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没有对管理、技术等岗位建立有效的培训和激励制度,也许其利润不足以支撑建立高瞻远瞩的持续发展的机制,也许因为担心人才流动而不愿意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需要用人时,在没有合适的人而又不愿意培养人的情况下,各企业只能通过不停地互相"挖墙脚",这种大量的不正常的"挖墙脚",破坏了整个行业的薪酬体系;造成人员在各个企业之间跳来跳去,打断了一个人正常成长的道路。行业薪资水平"蹭蹭蹭"往上长,而人员的能力没有跟着同步提升,在老板帮着交了大量"学费"的情况下,一有更高工资单位的"邀请",立马拍屁股走人,把个烂摊子扔给欲哭无泪的老板,根本没有企业忠诚度可言,因为这些人本来就是靠高工资吸引过来的,走人很正常的。甚至有的老板因为不识人,以为大公司的都是人才,聘用了能力和个性有缺陷的人,导致企业损失惨重,更不要说发展了。
其实,汽车后市场是一个对各类人才综合素质要求都非常高的行业,而这个行业非常缺少有专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进入,大多数老板是自己摸着石头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在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后才逐步成长起来的,但是因为缺乏系统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缺少前瞻性的思考和战略眼光。即使老板自己掌握的一些知识和经验,也不知道如何对员工进行培训,许多时候也没时间给员工培训,甚至就不愿意对员工培训,觉得这样太费事,还不如拿来主义,找现成的,那些员工既有经验又有资源,如果员工发挥得好,很可能最后结果是卸磨杀驴,也可能就没办法发挥,大家互相猜忌,互相博弈,最后不欢而散,甚至对簿公堂。
即使靠传帮带的小型公司,因为没有良好的激励和培训机制,很多"师傅"也不愿意将"绝活"传授给徒弟,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三) 专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不能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1、因为学校不知道企业真正需要哪些类型的人才,也就不知道开设的专业和培训的人才是不是满足企业的要求。
现在许多学校开设专业课,就像企业做产品,一看什么产品好卖,就一哄而上,都开一些同类专业课,就像八九十年代的会计专业,不管实际情况,基本每个学校都开了。现在所有开汽车类专业课的学校,也基本都开了汽车维修专业,他们也不管自己的师资水平、实践条件、将来的社会需求如何,也就不能保证将来造出来的"产品"质量如何,社会需求怎样。由于教育的特殊性,一旦开课,几年内都要硬着头皮走下去,可以想象这些糊里糊涂来上学的学生结局会怎样,他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每个学生,关系到相关多少亲戚朋友的期望?牵涉到多少家长亲朋的经济?20岁左右,正是一个人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间,他们又有几个这样的3年、4年?这种学不能致用,学而无用的职业教育危害无穷呀!
2、在行业快速发展时,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缺乏合适的教材和教育方法;
3、学校和培训机构非常缺少合适的专业老师,尤其缺少从企业单位实战过来的专业老师,大部分师资都是从传统的教育口子过来的。
(四) 由于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特别是新能源、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各环节缺少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导致各岗位人员知识结构不全面。
新技术造就了各种各样的汽车电子产品,如多媒体系统、导航仪、汽车冰箱、汽车加湿器、电热水杯等;应用扩展方面的电源适配器、无线耳机、手机充电卡座、笔记本电脑卡座等;安全方面的防盗系统、倒车系统等;维修方面的诊断、解码系统;个性化产品如改装或加装车灯、抬头显示器等等。
道路援助、公共信息等服务平台的建立,将售后服务延伸到客户身边。随着车联网的应用,对快速维修、信息收集和服务项目拓展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要求。
以上各类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售后等都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