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经济实力,他指出,自主品牌企业多处在二线城市,环境比较艰苦;而且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员工素质与大企业也有差距,很多时候,大学生去了仅仅被当作一名操作工,而没有真正把其当作一个有知识、有价值的资源在使用。
虽然自主品牌车企在人才市场与大型国企或合资企业相比不占优势,“但实际上,从学东西角度讲,我觉得自主品牌那边机会更多一点”。许敏说到,“因为民企本身人手少,个人可做的事情就相对较多,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学生得到的机会更多,学到的东西更多,位置上升得更快。”
当然,许敏也没有回避现存的实际问题。据悉,我国民企每年的人才流失率都在25%左右。对此,许敏认为,生活环境比较艰苦,工作量、压力都比较大,这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但也留不住一些人才。
高校汽车人才培养体制亟待改革
虽然目前汽车专业学生就业不成问题,但谈到高等院校汽车人才的培养体制,许敏还是显得忧心忡忡。
早在2007年中国人才服务业博览会汽车人才高峰论坛上,许敏就指出,由于没有参与很多企业项目,大学的师生得不到工程化开发的实战机会,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就业后也无法直接上手。
“现在国内大学还是采取老式的填鸭式教育,学生上完课,考完试,拿上成绩就结束了,实际上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没有得到锻炼,尤其对企业项目管理的流程根本不熟悉。”许敏一语道破目前高校的教学方式。
除了教学方式陈旧,某些高校教学内容也很陈旧,不能根据知识的创新进展及时更新教材,必须执行教育部统一的教学大纲,老师想加新内容也比较困难。“我是搞内燃机的,现在内燃机教材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西,根本没有涉及20年内燃机天翻地覆的变化,学生也接触不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许敏说得很坦率。
这样的培养体制弊端明显——很多名校出去的学生,在刚入职的一两年,让用人单位和自己都颇感失望。用人单位发觉这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适应工作太慢,挑不起重担;学生也有一个落差,本来觉得自己很行,结果在实战中屡屡受挫,很多人因此一蹶不振。许敏直言“这都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问题”,为此,他正试图去寻找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真正有能力的汽车人才。
“对于本科生,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个尝试,按照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大大减少课程数量,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动脑子想,并参与团队讨论。”许敏介绍道。
而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记者了解到,许敏带的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都是按照国外的模式来培养的,他们有更多的动手机会,比如每年可能要拆十款发动机,还要建立相关数据库,撰写分析报告;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战,除了做大量的实验,还要做大量的企业项目,每个博士都去国外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培训。这样培养的效果是,“进入企业之后他们比同级的学生要早发展一两年,甚至比在企业工作很多年的员工都要厉害。”许敏谈起来很有成就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