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客车新闻 > 敢为人先 开拓新篇 第一台电动客车诞生记

敢为人先 开拓新篇 第一台电动客车诞生记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8日 09:32 作者:千川 来源:中车电动

编者按:秉持“连接世界、造福人类”的使命和“正心正道 、善为善成”的核心价值观,二十余年来中车电动人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不断创新,书写了新能源客车产业发展的绚丽篇章,形成了“求实、担当、创新、领跑”的企业精神。为进一步凝心聚力,以文化建设赋能公司“十四五”战略落地,公司官微现推出企业文化故事专栏,深入挖掘企业成长背后的故事,汲取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力量和精神支撑。

做轨道交通的能造汽车吗?22年前,面对外界的质疑,中车电动初创团队在两年时间攻下5个“863”课题,造出湖南省第一台新能源客车。正是这一开端,推动中车电动走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敢为人先 开拓新篇

时间的指针拨回2000年春,北京铁道大厦人头攒动,这里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学术研讨,时任中车技术专家郭淑英受邀来到会场,殊不知,这场研讨会将孕育出一个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胚芽。当时,郭淑英偶然得知,科技部将电动汽车的研制作为国家“十五”期间“863”重大项目,于是当即组织团队申报项目,并马上组建了8人的电动汽车项目团队,他们当中,有做电机设计的,有做变流器设计的,有研究机械结构的,有负责整车控制系统的。

那个时代,在人们的认知里,电动汽车这一概念不亚于5G刚刚问世,很快,外界的质疑声传来:做轨道交通的能搞电动汽车?

“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申请课题答辩会

搭弓没有回头箭。郭淑英并没有理会质疑,转头迅速进入状态,小组成员也非常“给力”,凭借中国中车高铁的电传动技术和控制技术积淀带来的创新思路,让评审专家刮目相看:在仅有几周时间准备的情况下,团队加班加点拿出了方案--用造电力机车的核心技术来做汽车,把行驶的钢轮子换成橡胶轮胎。这一仗,作为“准外行”的我们,大获全胜,一举成为承担电动汽车“863”重大专项课题最多的单位。

求实为本 真抓实干

即便技术领先,零部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还需市场来检验,还需要脚踏实地做出来一台车,驶向公路。当时,国内外普遍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潜力,但能造出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寥寥无几,团队决定找整车厂家合作来验证性能。“当时,我们就近找了江西的一家客车厂合作,帮他们设计工装图纸,由他们负责汽车底盘和车身,我们再安装内部“三电”等核心系统进行匹配验证。”现任中车电动首席专家席力克回忆道。

中车电动首席专家席力克

然而,完成这个任务的难度很大。首先,从零部件到整车,公司一无图纸、二无产品实例,简直无从下手。做车身设计时,团队从7月份开始趴在图板上画图纸,头一个月就反复修改上千张,为了赶时间,加班成为常态,晚上累了,就把桌子拼起来躺一躺。

新能源汽车制造生产的工序,先铺什么,后装什么,都经过上百次反复试装得来的;调试过程更加是心智上的千锤百炼,“当时没有哪个零件没出过故障,简直就是‘除了喇叭不响其他地方都响’,还有我们高价买的充电设备,当时还不带电池管理,每回充电我们就轮流盯守,防止充电超时、超电压造成安全隐患。”席力克说。

此外,初创团队都是从全国各高校毕业直接赴往株洲的大学生,连工作经验都比较缺乏,更加没有动手造电动汽车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出来路来。

担当铸魂 勇挑重担

按照最初的计划,第一台样车是2004年4月底下线。但没想到,2003年11月初,江西供应商的汽车底盘和车身刚造出来,负责人急匆匆来找团队成员商量:“能否在2个月出样车?”原来,时任株洲市委副书记颜石生听闻此事,称赞项目前景,建议可作为2004年初为“两会”献礼的重点工程发布。大家心知此时责任重大,倍感压力,也相当兴奋,当天下午团队就召开了动员会,然后赶到了江西,连行李都没有放就赶到了装配厂房。

中车电动第一台电动汽车

底盘、轮胎、车身、内饰......每个环节,都倾注了团队的心血,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大家紧密分工,零件来一个装一个,争分夺秒抢时间。为了节省路途时间,大家就住在车厂旁边的小招待所,房间里热水没保障,年底窗外雨雪霏霏,大家喝凉水、洗冷水澡、啃硬骨头,没有一个人有半句抱怨。到了调试冲刺阶段,大家把车间当家,累了就在车壳子里躺一躺,醒来接着干。经过 20 多天时间反复调试,2003年12月21日,实车终于达到上路状态,比初定的计划表提前了四个多月。“那时我们不会想到,车轮滚动的那一小步,成为公司前进的一大步。”席力克感叹道。

创新驱动 勇立潮头

这辆9米长、设20个座位的纯电动客车,于当天中午从江西运回到株洲后,车子稍做准备即重新发车,向公司大门驶去。大家看到车子驶来后,情绪高昂,就这样,这台全省独一无二的新能源客车。完成了它的“处女航”。

团队合照

但这仅仅是开始,团队成员继续对这辆车进行一系列优化测试,当时车上装的还是铅酸蓄电池,能量密度也低,团队立下保证书,让这辆车在全市“两会”期间顺利开到市委前坪,接受公众“检阅”,再顺利开回公司。最终这台车一“检”成名,中车没有让大家失望。

服务北京奥运会的车辆整齐停放

付出总有回报,2008年,中车电动成了北京奥运会纯电动客车电机驱动及控制系统的唯一供应商。由郭淑英团队牵头的北京奥运电动客车开发及关键技术推广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纯电动客车关键技术及在公交系统中的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此后的上海世博会、天津达沃斯论坛、广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中车电动均未缺席。重大活动的充分检验,也让市场订单纷至沓来。至今,中车电动已销售新能源商用车整车63000辆,电驱动系统30万套,连续多年新能源客车销量行业排名前三。

中车电动新款C10城市客车

链接:https://www.chinabuses.com/buses/2024/0528/article_109891.html
客车新闻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中车电动成立于2007年,由中国中车集团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成立的国内第一家... [阅读]
新闻专题 更多>>
2020年10月11日,中车电动正式发布“中车智·未来移动生活空间”,以领先的...
十二年是一个轮回,十二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2007 年创立至今,经过十二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