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客车新闻 > 三十载 而立年——回眸金龙客车三十年奋斗史(上篇)

三十载 而立年——回眸金龙客车三十年奋斗史(上篇)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4日 16:32 作者:仁义 来源:客车网 原创

  气吞山河,波澜壮阔。改革开放40年,我国日益走向繁荣富强。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伟大进程中,不乏中国客车业奋发图强的典型案例。

  浪奔浪涌,淘沙见金。伴随与时俱进的转型升级浪潮,中国客车业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尤其是标杆企业的非凡实践正书写着属于客车制造业的传奇。

  1988年创立至今,30年筚路蓝缕、砥砺奋进,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客车)在客车自主品牌的向上之路上矢志不渝、创新前行,屡屡以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影响着行业变革,创造了客车自主品牌崛起的新高度。

  三十载,而立年,金龙客车何以成就今日辉煌?本文尝试以时间轴形式进行梳理,带您一同回眸金龙客车30年奋斗史。

  1988-1997·筚路蓝缕 启梦造车

  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客车始终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骄傲。

  从1957年基于卡车总成件改制而成的客车设计成功,到如今新能源客车市场化应用,中国客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漫漫六十余载春秋。如今的中国客车业已走过了以市场换技术、以实践求生存的发展初期阶段,已跃居世界第一大客车市场,成为国际上客车生产制造的第一大国。

  回望过去不难发现,其中,1988年无疑成为中国客车自主品牌突破重围的分水岭。

  从1957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客车工业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国产客车产品档次低、造型呆板,除了满足运载功能以外,在驾乘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基本上没有考量。当时,客车行业正处于引进外资、合资合作的高潮期,进口整车散件、组装生产的方式大行其道,虽然车辆贴上了中国企业自己的商标,但由于没有自主技术,处处受制于外方。公司盈利水平低,前景渺茫是当时很多中国客车企业的真实写照。

1990年第一台金龙客车下线

  三十年前,在“厦门也能造客车?”的一片质疑声中,一条“金龙”从厦门莲岳路一间普通厂房腾空跃出,宣告一个民族客车自主品牌的正式诞生,开启了厦门客车产业的发展之路。1988年,金龙客车成立于毫无汽车工业基础的厦门,通过股权换资金和技术,形成四大工艺,从德国MAN的CKD组装开始,在市政府划拨的水泥制管厂开始生产。

  1990年,第一台金龙客车下线;1993年11月8日,金龙汽车集团前身厦汽上市;1994年,中国第一辆豪华大巴下线......从90年代起,金龙客车断然终结了CKD组装生产的历史,率先在行业内高举自主品牌的旗帜,从零出发、不畏艰险、风雨兼程,成为客车自主品牌的先锋。

  1998-2004前·轻资扩产 敏捷制造

  20世纪90年代末,公路客运大发展催生出中国客车业“黄金年代”的来临,伴随着中国公路客车等级评定的标准量化,在那个业内众所周知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年代,客车的产品技术迭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野蛮生长。

  随后,以金龙客车为中坚力量的“三龙一通”的崛起,才真正标志着中国自己的民族客车品牌开始迈向前台,且持续影响和带动着我国成为客车生产和出口大国。

1998年,成立十周年启用新“人”字形标志

  事实不容回避,这一阶段的金龙客车虽可称为行业翘楚,但一直是在别人的车间里造自己的客车。由于没有太多的启动资金,1988年诞生之后,金龙客车走的便是“轻资扩产、敏捷制造”的路线。

  何谓轻资扩产?即为利用别人的生产线,所有的零部件设备全球购买;充分利用全球包括国内各大专业厂商配套资源;而“敏捷制造”即汽车界的“戴尔模式”,客户需要什么,金龙就提供什么,随需应变,满足不同客户的配置需求。

  1998年后,金龙客车收缩战线,聚焦客车主业,将“轻资扩产”和“敏捷制造”发扬光大,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在全国汽车行业稳居前三。在这一阶段,金龙客车一系列基于国情自主设计研发的客车产品接连面世,一项项国内首创的领先技术广泛得以应用。2000年,金龙客车第一代旅游大巴XMQ6110、6111、6112、6113推出并成功入市。作为第一批纯国产底盘的公路客车,金龙客车成功与美国康明斯、德国采埃孚、美国DANA等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实现了供应资源对接,开启了国内客车业界的先河。

  2001年,第一辆铅酸动力电池客车从金龙厂区诞生。在非传统燃动动力客车领域,金龙客车同样领先于行业做出尝试。

  与此同时,金龙客车领先于国内其他客车企业将顶置空调、桁架式贯穿行李舱和缓速器应用在公路客车上,在业内产生巨大影响,并引领当时公路客车产品的发展方向。由此,金龙客车的“国车”美誉诞生。

  2005-2006·夯实基地 走出国门

  “轻资扩产、敏捷制造”的经营方式让金龙客车找到了一条快速发展“捷径”,但利用别人的生产线,配套设备依靠外购总归受制于人,不是长久发展之道。

  这一情况在2004年2月6日迎来了改变。那天,市政府召开厦门汽车工业发展专题会议,决定由厦门国投作为项目开发主体,在集美建设厦门汽车工业城,金龙客车将成为第一家进驻汽车工业城的龙头企业。

  2004年6月,厦门汽车工业城动工;2005年7月5日,金龙客车易地技改项目全面动工,开始全球最大的大中型客车基地的建设之旅。金龙客车易地技改项目工程由焊装、涂装、总装、特装、检测、调整、联合动力站房、食堂等10幢单体工程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0432平方米,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从全面开工到通过工程质量预验收,仅仅用了250天,创造了一个让业界惊叹的“金龙速度”;2006年,金龙客车自己的生产基地落成投产,自此金龙客车进入发展快车道,第十万台客车下线并加速向海外市场进军,喊出“金龙客车、同行全球”的口号。

  向海而生,筑梦全球,这一阶段的金龙客车深化国际化经营战略,敢于在国际市场与主流品牌一较高下,不断输出优质的中国制造,提升中国客车品牌含金量与影响力,描绘出了一副绚丽的“中国制造”出海图。

  2005年,金龙客车获得中国客车行业首张欧盟市场通行证-VCA认证,同年代表中国客车品牌首次出征比利时车展和汉诺威车展;2006年,金龙客车成为国内首个迈入“十万台俱乐部”的客车品牌......在发达国家市场的历练与积累中,金龙客车吸收着世界先进的客车制造技术与理念,不断为中国客车工业注入强者基因......

链接:https://www.chinabuses.com/buses/2018/1204/article_86982.html
客车新闻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金龙客车”)创立于1988年,隶属于厦门... [阅读]
新闻专题 更多>>
2021年5月26日,“千里江山 悦享出行”金龙客车全域旅运解决方案暨捷冠5代...
后疫情时代,企业如何准确把握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新规律?如何尽快实现产业...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