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客车业之海格与斯堪尼亚的共赢之道
长期以来,欧洲客车业一直站在技术的制高点上,欧洲客车运营者们也习惯性地与中国客车保持距离。经过十余年的技术开垦,如今的中国客车业已经走过了以市场换技术、以实践求生存的发展初期阶段,正在迅速拉近与世界一流客车企业间的差距。从曾经的单方面寻求合作到如今的互利共赢,国内客车企业与欧洲车企的合作模式也在发生转变,这其间涌现出不少典型案例,比如海格客车与百年公路之王斯堪尼亚。
豪门联姻,业界的“第三种合作模式”
回眸10年前,国内的中型客车在国际市场上勉强占据一席,但高端大型客车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市场格局。奔驰、沃尔沃、斯堪尼亚、曼、依维柯等等,世界最顶尖的客车制造商都在欧洲。对于当时处于起步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客车企业而言,想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产品与品牌竞争力,学习借鉴欧洲先进的客车生产制造经验无疑是一条捷径。
借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刚刚起步,志在发展大型客车的海格而言,如何与一些世界“豪门”平等合作呢?
第2000辆斯堪尼亚·海格豪华客车下线
当时,国内车企寻求与欧洲客车企业合作的案例不在少数,但真正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分析失败的原因,一是合资企业客车的价格过高,国内市场接受困难;二是国外开发的车型并不一定能适应中国国情;三是某些跨国公司不会真正把核心技术转让给中国。以上合作模式并不能给国内企业带来真正的品牌与技术提升,如果按照此种常规合作模式,海格也许只会成为国外高档客车的代工点,无论对于技术还是品牌提升都帮助甚微。
驶离海格客车厂区的斯堪尼亚•海格客车
经过长期的市场探索与前景预估,海格把目光锁定到正在寻求中国合作伙伴的斯堪尼亚身上。从技术上看,斯堪尼亚是世界最顶尖的商用车制造企业之一,最重要的是,斯堪尼亚本身并不生产车身,而只生产汽车底盘。而客车的上装(车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客车企业在车身制造上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与斯堪尼亚联姻,斯堪尼亚生产底盘,海格生产车身,不但可以在整车制造上向欧洲标准靠齐,而且可以树立自己的品牌。
2006年,海格与斯堪尼亚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海格成为斯堪尼亚在全球的数个合作商之一。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携手共进、精诚合作,成为彼此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时至今日,海格与斯堪尼亚的合作已走过了10个年头,在斯堪尼亚全球最重要合作商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斯堪尼亚·海格这一联合品牌也在国际范围内被人所熟知。二者建立平等合作伙伴关系,从客户利益出发,以欧洲等高端客车市场为目标,开发高起点、高附加值的高档客车,这种合作模式更被奉为业界的“第三种合作模式”。
协作共赢,高端品质获得市场信赖
毫无疑问,在海格与斯堪尼亚合作的十年时间里,双方的思维方式在斯堪尼亚•海格产品制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斯堪尼亚是一个百年企业,他们对管理系统的精细化追求以及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可以说是苛刻和挑剔的。
斯堪尼亚•海格在沟通中前行,在碰撞中产生思想的火花,他们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对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的持续提升。
从2006年斯堪尼亚•海格第一辆高档客车A80下线至今,十年时间,斯堪尼亚和海格更多地把心思放在了产品规划以及品质完善上。期间,斯堪尼亚派出了大批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从技术、标准、品质、实操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并有专业技术团队常驻海格。同时,海格也调集了内部精英力量与之无缝对接,双方精诚合作,协力打造斯堪尼亚•海格这一高端品牌。
斯堪尼亚·海格豪华客车批量交付客户
特别是在品质把控上,斯堪尼亚BBMQ品质检验流程涉及检验内容达200多项,这一检验流程不仅应用于斯堪尼亚•海格,而且海格将这一流程应用于国内客车检验,有效提升海格自身产品品质。
正是对品控的极致追求,在对品质要求最为严苛的欧洲市场,斯堪尼亚•海格才能脱颖而出。2015年,斯堪尼亚•海格销量450辆,销售额达5.09亿元,既夯实了海格全年销售额超110亿元的战略目标,又让中国制造高端客车在欧洲落地。10年来,斯堪尼亚·海格已远销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欧盟27个国家,占据了中国高端客车出口海外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一个成熟的市场,用户除了看客车基础性能外,更关注乘客体验、价值体验,以及安全、环保和法规,而这些特质正是斯堪尼亚·海格豪华大巴的内涵。作为顶级豪华大巴的代表,斯堪尼亚·海格不仅关注乘坐体验的舒适度,更提出了更为精细的指标要求。
斯堪尼亚·海格客车对车辆品控有着严苛要求
斯堪尼亚·海格要求车内温度的变化在设定值±5摄氏度以内,整个车内空气要求按每小时6000立方的新鲜空气进行不断的自动循环,这不是简单的空气净化系统,而是车内“气候系统”,关注的是客车车内环境科学。对驾驶员的关怀甚至到了脚面、脚趾,通过把暖风系统引到脚趾区域,确保驾驶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盘点以上种种,可以说斯堪尼亚·海格双品牌的成功是客车行业国内外企业合作的一个典范案例。双方以平等、务实的心态建立共识,各扬所长、各补所短,发挥“1+1>2”的合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这或许是斯堪尼亚·海格带给本土客车品牌的深层启示。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国庆假期收官,藕粉出行体验分享来啦![10-08]
- 合肥国际新能源车展 安凯引领“智·电”出行[10-01]
- 智驭未来 匠心筑梦 中车电动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冠军揭晓[09-30]
- 打卡《黑神话:悟空》取景地 还得靠依维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质量旅游客运服务体系[09-29]
- 绿色公交“新风景”安凯纯电动G6批量上岗绍兴 [09-29]
- 公共出行焦虑重重 欧辉客车BJ6859帮你做好情绪管理[09-29]
- 梦想1+1 VIP 中通客车助力森煜汽运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靓丽名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