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客车新闻 > 欧科佳张小平: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公共交通

欧科佳张小平: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公共交通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1日 08:47 作者:张默言 来源:客车网
    2015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影响中国客车业”系列活动,得到了专家学者以及行业内整车、配套企业的大力支持。活动由客车网联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联合主办,协办单位有宇通客车、金龙汽车集团、中通客车、比亚迪、康明斯、艾里逊、CATL、微宏、欧科佳、天津松正、中航锂电以及爱普中国。

  “互联网+”一直是近年来客车行业的热词。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理念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和推广,其中案例不胜枚举。作为一年一届的客车行业盛会“影响中国客车业”活动,“互联网+”等热点话题也备受与会专家、企业代表等行业人士的关注。

欧科佳总经理张小平出席高峰论坛并发表演讲欧科佳总经理张小平出席高峰论坛并发表演讲

  作为商用车车载电子设备领域中的领军企业,欧科佳DMT系统被评选为第十届影响中国客车业“2016年度客车配套推荐产品”。欧科佳总经理张小平在高峰论坛上分享了自己对“互联网+”公共交通的观察分析和思考。他在演讲中向大家展示了欧洲国家在“互联网+”公共交通上的运用和成果。

“2016年度客车配套推荐产品”颁奖现场“2016年度客车配套推荐产品”颁奖现场

  先进的信息系统,更加智能化的公共交通

  欧洲人认为“互联网+”公共交通(市内)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乘客资源、车辆资源、运营主体、市政系统和信息系统。公共交通首先要了解乘客需求,乘客是最主要的资源。车辆是实现乘客运输的载体。运营主体主要是指公交公司。市政系统是指规划和管理城市道路资源的政府部门。最后,“互联网+”背后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信息系统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技术因素。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互联网+”公共交通区别传统公共交通的重要因素。

  在欧洲,公共交通领域内的大数据分析已经十分成熟。打个比方,现在智能手机的拥有量巨大,一般的智能手机都带有定位功能。公共服务的设计部门采用每个人的位置信息来分析出,在城市里面人群的移动规律,从而更加准确地设计出公共交通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利用数据来分析乘客的数量、流量和时段。我们可能会提问,位置信息难道不属于隐私范畴,这种做法是否安全呢?其实,个人信息在大数据里面是匿名的。欧洲国家在数据应用方面的先进理念是值得参考的。

  对于公交车辆,欧洲车辆的电子化信息化程度都非常高,很多操作目前已经实现半自动化,甚至有很多已实现全自动化。比如,类似我们智能手机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缩写,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乘客上车不需要做任何动作,身份信息已被记录下来并自动扣款,这样乘客人数也更方便统计。当然,欧洲人口密度相对中国日本等国家来说较小,因此乘客人数统计难度也相对较低。

  “互联网+”对运营公司的要求更高

  在欧洲,公交公司的基础设施,也是完全按照未来公交系统的需求建设的。在信息化和厂站建设上都是有很精细的考量,包括位置的选取,网络布局、监控等都是要符合互联网+的要求。

  具备符合大交通要求的市政管理、路网规划和装备在欧洲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公交公司或者市政部门可以单独完成的。公共交通解决的是老百姓的出行问题,是一种政府买单的服务。因此,在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方面,政府需要考虑老百姓的需求,以及整个城市的历史定位和文化定位。牵一发动全身,公共交通是一个大工程。

  人的需求始终放在第一位

  张小平向大家介绍了“互联网+”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的案例,一个老人,乘坐社区公交出门购物,到了指定站点可以不用下车就有人把老人要买的东西送到车上来。类似这样的事情,欧洲已经考虑到了并做到了。

  互联网+首先要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需求响应公交,解决这些需求,背后就需要技术来支撑,技术的发展才能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

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齐聚高峰论坛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齐聚高峰论坛

  在第十届影响中国客车业的高峰论坛上,专家与企业代表们探讨了许多包括“互联网+”在内的行业热点话题。中国工程学院院士杨裕生、常州公交集团董事长蔡健臣、康明斯技术负责人席跃进等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演讲最后,张小平也为中国客车行业带来一个提问,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公共交通”?

  同时,欧洲的先进理念也激发了思考。张小平指出,互联网+理念不是简单利用互联网技术争夺乘客资源,低票价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变得没有发展空间。“互联网+”要让公共交通变得更加智能化科技化人性化。人的需求始终要放在第一位,欧洲的发展模式或许可以给中国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全新的发展思路。

链接:https://www.chinabuses.com/buses/2016/0111/article_68329.html
客车新闻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