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客车网-客车行业领先门户网站
  • 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客车新闻 > 新能源汽车遇到新机遇 混合电动齐头并进

    新能源汽车遇到新机遇 混合电动齐头并进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18日 00:00 作者:刘霞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当传统的汽油动力汽车与环境、能源产生越来越大的冲突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洪流开始加速涌动。“新能源车不仅是世界汽车业的发展方向,还是汽车行业的下一个制高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这样认为。


        谁能够把握机会,占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领先地位,那么就有可能引领未来的汽车市场。就在世界各国纷纷启动各自的新能源战略时,国内新能源汽车仍然在探索中前行。


        鼓励多途径发展


        从中国政府近期出台的关于规范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中可以明确,清洁柴油技术并不在鼓励范围之内。在欧洲市场上已经占到50%以上市场份额的柴油车,由于并不适合中国国情,而未得到中国政府决策层的青睐。


        国家发改委在2007年出台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中解释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


        “多途径、方案多元化是正确的,原因是不知道哪条路最后能成功。”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全世分析道。


        事实上,无论是混合动力还是电动车,均已经获得了同样的发展机会。今年3月,奇瑞A5混合动力车和一汽奔腾CA7130混合动力轿车获得了国家发改委颁发的产品准生证。5月初,又有7款新能源车获准量产,其中包括一汽集团混合动力轿车、上海通用别克混合动力轿车等轿车以及城市客车。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只扶持一种新能源车是不明智的,目前国外的所有新能源车都获得了政府的支持。


        随后,本月4日,通用宣布Volt电动车将于2010年在美国上市,2011年在中国上市。而比亚迪汽车很早前就宣布掌握了汽车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其下地插电式复合电动车(PHEV)即将于年底上市,并且被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一致看好。


        但无论是纯电动还是混合动力技术,目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副教授王贺武认为,作为纯电动和传统车的结合,混合动力车有它的优势,但是电池价格比较高,使用寿命比较短;而电动车发展,也受到配套设施跟不上等因素制约。


        利好政策或出台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多途径发展仍然是现阶段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权宜之计,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天然气车、纯电动车、生物燃料车、生物柴油车、混合动力车等多种新能源技术面前,企业无论选择哪一种作为研发对象,都将投入重金。政府没有明确的支持方向,企业将有可能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


        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关注,政府即将出台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政策的消息流传于业界,有消息称,科技部将积极配合国务院相关部门,从四个方面加大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这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措施主要在“十一五”余下的时间以及“十二五”期间实施。


        科技部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会联合财政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示范工程。科技部会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在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方面好的做法,特别是好的政策工具,加快制订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和扶持政策,引导地方同样加大扶持的力度。


        事实上,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能源价格日益走高,新能源汽车正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迎来了转机。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内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销售新能源车366辆,同比劲增了107.95%,其中在全国油价大幅上调的6月份共完成100辆的销售,占了很大比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这与新能源车本身销量基数偏小有关,但也表明,高油价在带来燃油危机的同时,也为新一代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契机。


        “中国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将成为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阅读量:3801
    链接:https://www.chinabuses.com/buses/2008/1118/article_4882.html
    客车新闻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金龙公司总部新厂区位于南京溧水开发区,旗下有大客车、轻型车、乘用车...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