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用户之声...新闻快报

山西村村通客车惠及一千八百万农民

孙超


  近年来,山西省交通厅和省交通运输管理局将“村村通客车工程”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受到了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表扬。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运管局了解到,截至10月底,山西全省已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723条,共有农村客车6488辆,已开通客运线路的建制村达25737个,村村通客车率达到90%,共安装农村候车亭4202个、站点牌16371个,解决了1800万农民的出行、候车问题。特别是山西省委、省政府2006年确定的1098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2007年确定的200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村,99%以上已经安装了候车亭。  

  政府推动

  2005年和2006年,山西省委、省政府连续两年将“村村通客车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之一,全省11个市、119个县(市、区)都成立了村村通客车领导小组,由县(市、区)委书记、(市)县长亲自挂帅。为了缓解燃油价格上涨给城乡客运带来的影响,2006年、2007年各级运管机构积极配合政府分别为村村通客车发放燃油补贴4595万元、2209万元,确保了“村村通客车工程”的顺利推进与健康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道路运输、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要求,山西省各地不断探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截至目前,全省119个县(市、区)中已经有76个实行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其中政府发文明确管理职能的有46个。

  政策调动

  2006年,山西省交通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促进农村客运发展的意见》以及10多项优惠政策,对农村客运车辆实行规费优惠。为解决农村客运服务质量问题,山西省积极鼓励农村客运实行公司化运营,确定了发展农村客运的5条原则。在此基础上,山西省运管局还提出了经营公司主体化、运营模式公交化、运作过程市场化、规范管理标准化的“四化”目标,用以指导全省农村客运健康发展。

  典型带动

  在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进程中,山西省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注重实效、分类指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把长治、晋中两市及太原小店区等22个县(市、区)确定为试点市县。运城市结合实际,总结出农村班线型、干线串联型、公交班线型、班车出租结合型、集会班车型、旅游班线型、专车接送型、电话预约型8种行之有效的农村客运通达方式,有效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出行环境和条件。

  市场拉动

  近两年,山西全省采取电子稽查、联合稽查、专项稽查等方式,运用法律手段,对农村客运市场存在的农用车、摩托车、三轮车非法运输车辆进行专项整治,打击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环境。

  在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方面,山西省按照“乡镇有站,大村有亭,小村有牌”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规范建设,并引入了市场机制,采取出租广告牌等形式,吸收社会资金,降低了站、亭、牌的建设成本,加快了建设速度。农民群众形象地称之为“修通致富路,通上希望车,建好爱心亭,竖起贴心牌”。

  政府推动、政策调动、典型带动、市场拉动的“四轮驱动”机制有力地推动着“村村通客车工程”的建设。山西省交通厅厅长王晓林说,十七大报告已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山西交通部门将认真关心解决农民和农业问题,依靠“四轮驱动”,发动所有的地市解决好农民出行难和行车难的问题。

  山西省运管局局长、党委书记李华中告诉记者,到“十一五”末,山西省农村客运会有更大的发展,其基本目标是95%以上的建制村通客车、50%的乡镇要有四至五级客运站、75%的乡镇和较大的建制村建候车亭,通客车的建制村设有候车亭或招呼站牌。


责任编辑: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