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光耀
8月18日,当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江世煌--一位来自台湾的职业经理人,在主席台上正式启动大金龙"发现之旅"时,顿令笔者产生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这种感觉,使笔者想起了去年8月,另一位来自台湾的职业经理人--江铃汽车总裁陈远清,在发布会上向宾客们宣布全顺国Ⅲ柴油车正式上市的情形。
两位同样在汽车业声名遐迩的台湾职业经理人,在不同的时间选择了首都北京作为新品发布的地点;而大金龙的这次活动,还更多的带有品牌传播的深远意义。尤其是,时隔数年,大金龙重新举起品牌大旗,其背后所蕴涵的又是什么呢?
重擎品牌大旗
据了解,此次"发现之旅"的目的,除了推广其高速客运新品XMQ6129Y"龙威"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遍及全国8个城市的"发现之旅"巡展中,使客户和业内人士发现大金龙在设计上的精细、细微和专业的风格与特色,从而更好的与其"细微之处,专业之道"的品牌主张相呼应。
谈及大金龙的品牌规划,笔者想起了它在今年3月份BAAV上海客车展前夕开展的一场关于品牌理念的内部研讨会。4月份,大金龙在北京客车展上正式提出"中国客车专家"的品牌新定位。而此次年度品牌传播活动"发现之旅"的启动,更是可以看作大金龙将理论落到实践之处的一大举措。
从历史上看,大金龙的品牌传播最早起源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鼎盛时期。因此业内有云:"品牌一说,起源于金龙"。2004年底,随着股权关系的理顺以及新任掌门江世煌的上任,大金龙开始了复兴之旅,并在2005、2006和2007上半年连续取得30%的快速增长业绩--这可以视作大金龙今年以来启动品牌战略的扎实基础。
与之前相比,大金龙此次的品牌推广有几处不同。一是时代背景不同。金龙品牌崛起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第一轮客车快速发展高峰期;而今年则是难得的第二轮客车发展高峰期,并适逢良好的出口机遇,加上公司内外一心以及母公司对大金龙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大金龙的品牌建设"推波助澜"。
二是品牌架构更加全面和系统。此次的品牌传播实际上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企业品牌和Logo("KING
LONG"、"金龙");二是品牌定位("中国客车专家");三是品牌主张(也即品牌定位的落脚点);还有一个是品牌传播活动(也即品牌主张的发力点)。这四个部分构成了一个整体,相辅相成,形成1+1>2的积聚效应。
打造品牌密集型企业
"发现之旅"的启动,揭示了大金龙打造品牌密集型企业的战略规划。
按照传统的要素投入理论来说,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和劳动要素三部分的投入,由此产生出资本密集型模式、技术密集型模式和劳动密集型模式。但实际上,随着品牌建设的深入,品牌要素也会逐渐溶入到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中,成为其中的重要"因子"。
品牌要素其实是一个立体结构,而且,品牌要素的投入必然会体现到企业的收益中,否则就不称其为要素投入。当投入积累到一定程度,品牌要素就会转化为企业价值的重要部分,大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并在今后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价格竞争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客车行业是公认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但通过宇通、大金龙、苏州金龙、江淮和恒通等企业近年来的品牌传播活动,客车行业的品牌门槛正逐渐提高,未来的竞争将是强势品牌的竞争,客车行业正逐渐向品牌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复合模式过渡。无疑,谁能抢先成为品牌密集型企业,谁就能在未来的"角斗场"上夺得头筹。
"发现之旅"欲"发现"什么
从"发现之旅"中还能"发现"什么?换句话说就是,"发现之旅"这次巡展背后还有什么?
"发现之旅"的背后,反映出大金龙政策资源的倾斜性。国家有国家的政策,企业也有企业的政策。它是一种企业资源的导向,是企业未来较长时间内的"航向灯"。从大金龙今年以来的举措来看,该公司已经把品牌建设放到了战略的地位来考虑,并将其看作"跻身世界七大客车制造厂商之列"的关键手段之一,因而在各方各面都广开"绿灯"。
"发现之旅"的背后,反映出大金龙对细分市场的更加贴近。"发现之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次巡展盛宴,按照大金龙一位内部人士的话来说,大金龙已有好几年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巡展活动,此次重新"开通"巡展,与用户亲密接触,面向客户谈品牌,面向用户搜反馈,显示出其对细分市场和细分群体的更加关注。
"发现之旅"的背后,反映出大金龙企业风格的精细化。从某种程度上说,理念可以引导行动,行动又为理念夯实基础。由此而言,大金龙以"细微之处,专业之道"为契机,在"细微"和"专业"的理念指导下,既有利于推动各部门在车型设计、工艺流程、市场开发、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更加精益求精,同时也能不断为其品牌传播提供更多的支撑点,有利于企业文化向精细化风格的加速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