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在衡阳的广大城市和乡村,不少人一直被交通不便、乘车安全等问题困扰着。时过境迁,斗转星移。如今,衡阳城乡居民再也不用为出行发愁了。随着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农村公路的快速延伸,一个以城市为中心,乡镇为结点,辐射广大城乡、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道路运输网络已在衡阳基本形成。一条条客运线路,犹如一道道彩练,成为连接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一辆辆客运班车,把昔日偏远的山村和冷清的乡镇,同外面的精彩世界紧紧连接起来。
衡阳县库宗乡华山村等13个行政村的2.8万多位村民就切身体会到这种变化:去年年底,先是村里的烂泥路变成水泥路。紧接着,今年3月份,衡汽集团的客运班车直接开到自家门口,祖祖辈辈“出行难”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
其实,这还只是衡阳市城乡道路客运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十五”期间,衡阳市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分别为11.8%、8.3%。其中,2005年,全市交通运输共完成客运量7715.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14212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2.6%、11.7%;全市交通运输企业更新和新增客车703辆、17404个座位,更新改造投资2.1亿元,比“九五”增长一倍。截至2005年,全市运营汽车发展到3万余辆,比“九五”末增长28%。目前,中高档客车已占到全部客车的35%以上;衡阳开行的客运班线达802条,其中跨区的客运线路160条,跨省班线119条,分别比“九五”末增长49.4%、21.2%、91.9%。
目前,衡阳市的道路客运市场获得了飞跃性发展,基本实现了“两个优化,一个发展”。
——优化组织结构:为改变以往客运市场多、小、散、弱的局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鼓励客运业个体户将车辆融资到专业运输企业之中。通过近几年努力,到目前为止,全市132条省际班线的运输任务已基本由全市12家专业运输企业予以承担,由此既降低了运输风险,又提高了运输效率,增强了运输竞争力。
——优化车辆结构。2003年,衡阳市拥有客运班车2109台,其中中高级客车仅有200余台,比率仅占9.4%。近几年来,在客运车辆的投放上,交通运管部门以改善车辆结构,提高技术性能为主,对于长途客车引导其向高档、全封闭、空调等舒适、快速型方面发展;对于短途客车引导其向小型为主的多样化方面发展。到目前为止,衡阳市拥有客运班车3076台,其中中高级客车达920台,运输线路通达全国11个省份,已基本形成高、中、普齐全,大、中、小配套的客运格局,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农村道路客运蓬勃发展。为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方便农村群众出行,市交通部门积极鼓励企业整合运力资源,坚持“车头向下”。在“路通车通”这一既定目标下,衡阳市农村道路客运市场取得迅猛发展。2005年4月,衡阳至常宁塔山的客运班车开通了,为当地的漂流旅游业发展注入巨大活力。截至2005年底,全市行政村通班车率已达到77.2%,比2000年增长25.2%,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与此同时,农村客运站场建设方兴未艾。“十一五”期间,衡阳市将完成142个农村客运站场建设任务。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农村客运站有9个,进行装修和完成主体工程的有31个;到今年底,全市还将有42个农村客运站将竣工并投入使用。
作为拥有全市跨区跨省客运班线份额达86%的大型交通运输企业——衡汽集团,近几年变化最为引人瞩目。该集团现有市内外客运线路298条,客运车辆1210台、36200个座位,几乎是五年前的2倍,而中高级客车则从“零”跃升到现在的近400台,中高级客车比率就达30%,其中,每辆价值达240万元的德国“欧洲之星”豪华客车就有4辆。亲历这种变化的副总经理颜学诗对此感受颇多。他认为,五年间,衡阳市老百姓出行的最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目前,全市已有近50%的乡镇老百姓跨省跨区出行不需要转乘;其次,客运班次大量增加,一改过去“人等车”为现在的“车等人”,出行便捷度明显提高;其三是舒适度、安全感和服务质量大大提高,特别是全市70%以上的农村实现了“朝发夕至”和“夕发朝至”,老百姓省钱省时又省心,确实轻松了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