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发改委主持研制编写的《建设重庆主城巴士快速交通系统》日前出炉。根据该方案,解放碑至沙坪坝将修建双向六车道,并分隔双向二车道作为巴士专用车道。
隔出专道 市发改委课题组人士介绍,根据重庆市主城区道路几何特征和走廊线路上的客流量,设立中央式双向巴士专用车道和路侧式巴士专用道,可大大改善交通拥挤状况。
首先规划建设的是解放碑至沙坪坝道路,道路为双向六车道。
目前,解放碑至两路口段为双向四车道,大坪至石桥铺为双向六车道。整段道路上的最小转弯半径和最大坡度都适宜大容量巴士的通行,公共巴士在这条走廊线路的车流量已经占主城区交通总量的1/3,按照规划,在全线扩建为双向六车道时,分隔一条双向二车道的中央巴士专用车道。
线路初步规划的起点在渝中区解放碑中华路金鹰广场右侧,经两路口(Ⅰ段3公里)、大坪、石桥铺到达沙坪坝区的三角碑(Ⅱ段12公里),全长15公里。未来可以延伸到沙坪坝区的双碑(Ⅲ段10公里)。
目前,此快速巴士交通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大容量快速交通方式,已纳入正在修编的《重庆市综合交通规划》。
三步实施
工程建设将采取分阶段实施、一期工程的重点是在现有城市道路上为公共巴士的优先通行设置专用的通道(包括中央式巴士专用道和路侧式巴士专用道),采用先进巴士车辆,按照轻轨交通模式组织运营,一期工程总投资3.36亿元,平均每公里投资成本为2.42万元;二期工程的重点是对现有道路的部分交叉口和巴士车站进行交通工程扩建、逐步优化公共巴士运营线路和完善交通控制设施来提高巴士快速运营的效率,发挥示范线路的城市走廊功能;三期工程的重点是建设公共交通换乘中心,整合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这条巴士快速交通线路将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道路资源,使其运送能力和服务水平接近轻轨快速交通服务。
一举多得
市发改委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说,建设解放碑到沙坪坝巴士快速交通系统可一举多得。
首先,巴士的速度将从现在的每小时17.2公里提高到每小时25公里,可节约20分钟;其次,巴士快速交通系统投入运营后,可使该线路上目前运行的公共巴士线路减少到9条,减少运营车辆200多辆,可使交通拥挤大大缓解;同时,从解放碑到沙坪坝,连接起主城两大核心商圈、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文化区,沿线覆盖人口率为12.6%,按单一票价进行财务分析,以一票价2元计算,每日客流量将达到10.3万人次,10年即可收回投资。
之所以要建巴士快速交通系统,并选择从解放碑到沙坪坝,是为了弥补轻轨的不足。
课题组分析认为,全世界的轨道交通(除香港地铁外),几乎没有一个轨道交通系统在财政上是成功的,投资成本和营运费用总是超过期望值。地方政府每年不得不为此承担沉重的财政负担。如北京市政府的地铁运营亏损补贴已由每年5亿元增至10亿元;日本东京地铁每年补助280亿英镑,法国补贴7.8亿英镑;广州地铁1号的财政补贴从2000年的2.503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3.24亿元。除少数经济发达国家的特大城市之外,大多数国家的城市难以承受如此沉重的财务负担。
对经济上并不富裕重庆市来说,大规模建设轻轨,投资巨大可能会加大政府财政负担。现已规划建设的轻轨快速交通线路总长312公里,总投资约900亿元,而建设同等规模的巴士快速交通系统,所需的总投资只需130—300亿元,同样可以满足未来城市主要走廊线路的客流量发展需求,而且建设巴士快速交通系统无需政府的财政补贴就能有效地营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