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网络资讯  
 
 
厦门汽车驾控“大小双龙”展露雄心
  
  厦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昨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收购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25%股权议案。这意味着“厦汽”拥有“大金龙”50%的股权,正在全面执掌“大金龙”。

  投入不足困扰“大金龙”

  今年以来,“大金龙”产值出现下滑。这里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目前全国大中型客车的生产能力已达到10万辆,而2003年的市场需求量为7万多辆,商用车(客车部分)产销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面对这种局面,“大金龙”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从环保、人性化入手开发一批适用于长途客运、城市公交的新产品,以巩固在高档客车的领先地位;同时继续做大出口。但据有关人士分析,多年来形成的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大金龙”的四个股东股份均等,而且来自不同地区,“厦汽”只占四分之一的股份。四家股东发展重点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意见自然不尽相同。“厦汽”主营客车,企业又是在厦门,希望增加投入发展厦门汽车工业。而有些股东未必是这样想的,投入不足一直困扰着企业。

  避免两条“龙”两败俱伤

  大家知道,厦门除了“大金龙”外,还有“小金龙”。原来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是生产大客车的,俗称“大金龙”;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是生产旅行车的,俗称“小金龙”,是“厦汽”的子公司。早期两家产品定位不一样,不存在竞争。后来“小金龙”也生产大客车,两家走向对立。双方在市场份额、人才、员工待遇、品牌等方面互相较劲。“大金龙”将自己的产品称作“金龙客车”,“小金龙”则将自己的产品称作“厦门金龙”;“大金龙”投入巨资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小金龙”也同样搞一套;双方在工资上的互相攀比也导致用工成本提高。只有走上联合,才能避免两败俱伤。促成两条“龙”携手是“厦汽”控股“大金龙”的动机之一。

  “大金龙”将入驻汽车城

  今年以来,厦门市工业领域进行着一项比较有气魄的产业规划,这就是建汽车城。记者在厦门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看到了规划图。汽车城1.8平方公里,位于岛外的灌南,紧挨厦工工业园。规划图上,一块黄颜色的地块写着“金龙”两字,将来“大金龙”要从岛内搬到这里。汽车城以金龙客车为龙头吸引国内外零部件企业入驻。在今年4月底举行的中国(厦门)国际汽车博览会上,副市长徐模说,厦门正在培植汽车制造业,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具体思路是以金龙品牌为主线,做大做强大、中型客车整车生产;同时建设底盘生产基地,推动汽车产业链的形成;还要积极与国际先进企业合作,发展中高档轻型客车、载重车。“厦汽”执掌“大金龙”显然与厦门市这一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