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网络资讯  
 
 
巴斯夫与中国环科院合作推进“绿色汽车”事业
高朔
 
  日前,德国著名化工企业巴斯夫公司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举行了合作项目的签字仪式,双方将共同在北京建立一个对燃料油清净性进行检测评估的奔驰M111型发动机台架实验室,以解决北京日益严峻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罗毅副司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和巴斯夫化学品部汽车和石油行业全球副总裁尚德先生、巴斯夫大中华关志华等高层人士都出席了签字仪式现场。

  在谈到这次合作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认为:“目前在国内,拥有对燃料油清净性进行检测评估的发动机台架实验室,只有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研究机构分别从德国和美国各引进了一台,它们主要为产品开发而建立。而巴斯夫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所建立的发动机台架实验室,是向建立第三方公证的中性评估机构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更加具备客观性和公证性,不附属于任何利益集团,这正是目前国内所缺乏的。实验室建成后将由环科院独立运作,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科学’的原则,面向全社会提供完善的汽车油品及清净剂的检测分析服务。”

  记者就目前我国对燃油清净剂的市场检测缺乏必要技术手段、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否会对国内的燃油清净剂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等问题,采访参加签字仪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副司长罗毅。他表示:“缺乏必要的快速检测技术手段,这的确是造成目前燃油市场上清净剂不规范使用、执法部门难执法的难题。环保总局正在与国内外各方开展合作,来寻求易于操作的解决之道。中国环科院和巴斯夫的合作,是中国环保总局与巴斯夫合作的良好开端。科技标准司作为环保总局负责科学研究并为政策制定提供技术支持的部门,一直致力于提高环保法规的技术支持能力,本次签约就是向这方面努力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在公证评价燃料油的清净性方面有了必要的手段,也为今后可能实行的燃油清净剂产品的质量评估和市场准入打下基础。” 对巴斯夫而言,这不是一个简单意义的合作项目,而是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他们最擅长的经验和最需要支持的技术。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关志华对记者表示,成立这个实验室无疑是我们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的正确的事情。北京即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而交通问题及其形成的污染是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既要允许汽车数量的增加,又要同时确保全市环境的良好,这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巴斯夫得以在北京最需要之时提供这一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为2008年奥运会贡献我们的力量。这表明我们不仅致力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还致力于中国的环境保护。

  巴斯夫化学品部汽车和石油全球副总裁尚德先生提及巴斯夫与中国市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885年。目前巴斯夫有10个全资子公司和9个合资公司,是中国化工领域最大的外国投资商之一,在中国的销售额已接近16亿欧元。在巴斯夫的亚洲和全球战略中,中国的地位日趋重要。对巴斯夫而言,经济利益并不凌驾于安全、健康和环保利益之上。2003年,巴斯夫集团的环保设施运作成本达6.67亿欧元。今年3月,巴斯夫被《财富杂志》选为全球最受赞赏的化工公司。

  尚德先生说,巴斯夫不仅努力确保其业务运作是环保的,而且还致力于生产能对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产品。2002年8月,由巴斯夫特性化学品部开发的巴斯夫燃油清净剂产品“快乐跑”登陆中国市场。它可以大大减少汽油消耗以及由汽车尾气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随着“快乐跑”的成功引进,巴斯夫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打开其在中国的零售市场。

  巴斯夫在中国环保领域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展业务,也许值得其他在中国寻求发展的跨国企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