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网站发表了一篇主要内容为:“中国蓝星公司周三表示,经过长达数月的谈判,公司现已放弃收购韩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商双龙汽车公司”的报道,对此事国内媒体无一报道。
到前天下班时间,蓝星集团和韩国双龙尚未公开发表正式声明宣布收购计划的流产。
但有迹象表明蓝星集团的态度,根据蓝星集团总裁办介绍,负责此次收购的对口子公司是中车汽修。今晚10点登陆中车汽修网站www.zhongche.com.cn查询,令人惊奇的是有关收购韩国双龙的内容突然之间全部消失了。
蓝星集团对待媒体的态度是比较保守的。集团办公室答复记者的总是“去看我们网站已经挂出的公告。”中车网站2003年12月19日公布的一篇题为“韩国双龙公司股权出售
中国蓝星公司一举中标”的文章,是国内媒体了解此次收购的主要来源。这篇文章今天已经被中车网站删除了,并且包括所有有关韩国双龙的内容。
名不见经传的蓝星集团对著名的韩国双龙的收购,曾经染上了民族复兴的色彩,被誉为是国企走出国门收购国外大公司的第一例,而且在蓝星的收购谈判中一直遭到了韩国工会的示威抗议。目前,媒体和大众处于对此事最终结果的焦急等待中,然而,比他们更着急的是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曾经是蓝星集团收购韩国双龙的有力对手。上汽集团新闻发言人薛浩坚持告诉媒体:“上汽是唯一一家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收购双龙的公司。”
有趣的是,虽然蓝星集团没有得到发改委批准,但它总是走在上汽前面,同双龙债权团签订收购意向书,并已经进行了3个月的谈判。
2003年12月16日下午3点,韩国双龙汽车债权团宣布,在韩国双龙汽车股权出售招标中,中国蓝星集团战胜其他竞争对手,成为双龙汽车股权出售的优先协商对象。
当时蓝星集团认为:“这次引人注目的跨国并购,对于蓝星来说,是一个真正进入汽车批量生产的难得的良机。”
蓝星收购双龙的谈判艰难进行了三个月,时刻面对韩国工会的示威,他们抗议把双龙卖给外企,由外企参与控制韩国汽车市场。
上汽在过去的三个月中败下阵来,薛浩今天坦承:“我们派到韩国去的收购工作组已经返回中国。”而在去年蓝星集团高调宣布收购双龙的时候,薛浩坚持表示:“上汽不会撤回已经在韩国进行收购谈判的工作组。”
那么如果蓝星集团退出并不代表中国汽车企业在韩国的失败,上汽会不会重新进入收购双龙?
目前没有一个确定的回答,因为蓝星退出双龙实在很突然。薛浩表示:“上汽在等待,看到蓝星和双龙的正式声明之后,上汽会视事态的发展而决定是否进入。”但同时,薛浩说:“在我们今天从海外媒体上看到此新闻之后,我们并未主动向双龙求证。”这表明了上汽集团在收购双龙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