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WWW.CHINABUSES.COM V3.0  上次更新时间: 202576星期日
 
 
胶州巴士为何越跑越欢
 


  在如今的胶州市,市民无论是上学、上班,还是农民进城、走亲戚串门,大家在选择出行的交通工具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便捷又实惠的公交车。他们说:“坐巴士真是太方便了!”。

  仅仅几年间,胶州巴士有限责任公司已经以新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拥有固定资产达2460万元,各种车辆170部,公交线路13条,线路总长度160公里,年营运里程达1000万公里,年客运收入达1800万元。公交事业的发展在壮大自身的同时,也为广大市民带来了方便与快捷。

  是什么力量,催动着胶州巴士的车轮越跑越欢?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昔日生存等靠要

  胶州巴士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胶州市公交公司,在1990年成立之初,仅有一条营运线路,两部营运车辆,年客运量仅有6万人次。过去,公司要靠28万的财政补贴维持“生计”,形成了建设等政府投资,经营靠财政补贴,发展要优惠政策的“等、靠、要”生存模式。到1996年底,公司已累计亏损达90多万元,欠债200多万元,步入了恶性循环的沼泽。

  面对胶州广大群众的呼唤,面对客运市场的激烈竞争。公司经营者认识到,尽管公交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但必须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只有通过改革,参与市场竞争,才是求生的唯一出路。1998年,公司背水一战,陆续拉开了改革序幕。

  “挂大靠强”寻出路

  “挂大靠强,找准发展突破口”是第一步。1998年,公司加入了青岛公交集团,成为青岛公交集团松散层企业。1999年9月28日,他们与青岛公交集团合资组建青岛公交集团胶州远达巴士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仅三个月,三条线路就实现利润20.9万元。2000年12月28日,他们又与青岛公交集团联合组建了青岛公交集团胶州巴士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挂大靠强,即发展壮大了自己,又为企业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

  对内改革“三板斧”

  连砍“三板斧”,激发内部活力,是他们对内改革的新举措。本着优胜劣汰和精简高效的原则,公司在中层干部中实行了竞争上岗;在一线司乘人员中,实行转岗分流,将分流下来的乘务员转岗学习驾驶重新上岗。同时,全面推行单车经济效益核算,明确车组、个人的责、权、利,将相关指标层层分解到车组,实行“超利归己,欠利自负、风险抵押”的综合评价、多劳多得、合理规范的核算方法,从而在公司内部形成了“比效益、比服务、比安全”良好竞争氛围。   广泛融资扩规模

  为进一步膨胀企业规模,他们彻底抛弃了“等、靠、要”思想,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利用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和分期付款等不同方式筹款购车。自1998年6月以来,公司共筹集资金1500余万元,购置新车140余部,开辟新线路7条,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公交运力,而且使业务辐射到车辆维修、广告经营、旅游包车等方面,增强了企业在客运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如欲转载请注明转载自:“http://www.chinabuses.com”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合作联系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2000-2002,中国客车网信息产业部
E-mail:webmaster@chinabuses.com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