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Maria Jolly 翻译/奚乐夫
 |
赛特拉称注重视觉缓冲使得整车具备了良好美学效果 |
 |
MCI's E4500客车根据用户反馈而设计 |
 |
在UMA2003展览会上ABC的车身图案令人眼前一亮 |
 |
蓝鸟客车公司的LF低地板客车外观上朴实无华 |
从2002年下半年到今年6月,国内客车业的几家明星企业金龙、宇通、中大先后面向社会及高校开展了客车设计大赛,大赛内容不仅包括客车车身造型设计、车身图案设计还包括了客车的内饰设计。从设计要求来看,各项设计都需要出众的美学知识,而开展客车设计大赛也反映了我国客车企业对客车美学的注重程度正在加强。大型、豪华、大视野、平滑、一体式外观、抢眼的图案……在过去的几年,美国客车企业遵循着这样的美学设计原则,而接下来,客车的美学设计将何去何从?最新一期的美国客车杂志《BusRide》组织专题,邀请了美国客车业多名专家就客车设计美学的诸多方面展开了讨论
参与讨论嘉宾:
布朗 科奇(Bryan Couch):客车工业公司(MCI)产品发展计划总监
华尔特 邓安德(Walter D'Andrea):赛特拉客车公司(Setra)车身图案设计主管
比尔 费伊(Bill Fay):蓝鸟客车公司(Blue Bird)产品经理
路易司 霍塔德(Louis Hotard):美国ABC客车公司技术总监
埃斯特 莫里斯特(Esther Morissette):特博图形公司客车业务部发展总监
帕特里克 舒立(Patrick Scully):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赛特拉北美公司总裁
阿贝尔 赞查里(Abel Zacharie):普里沃斯特客车公司(Prevost)市场及产品计划经理
《BusRide》:客车的外观对吸引客户有多大的价值?
霍塔德:在美国,旅游和客车租赁处于平等地位。一些个体公司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竞争力。现有的客车设计使客车具备了大幅面的外观,可以画上45英尺的画面,传统的媒体广告通常不出现在旅游以及租赁市场上,所以利用每一辆客车来做广告即经济又能增添客户的兴趣。
舒立:有时候乘客潜意识的会根据外观选乘坐的客车,而乘客第一次看见车身图案的时候往往又会被我们车身上的立柱干扰。这些立柱往往在外观上带来负面的影响。通常我们把这些立柱涂成和客车周围一致的颜色,但车窗的玻璃往往在整体的视觉上带来与车身图案不一致的效果。
科奇:MCI公司目前正在设法在车身视觉的持久性、功效性以及和路边环境的协调平衡中进行优化。
费伊:我们的产品都是基于欧洲目前的流行风格,我们看到这些客车正越来越多的成为用户的移动住所。而我们的客户需要这些客车除了具备广泛的功能之外,还希望有住宅式的漂亮外观。(蓝鸟公司还是北美著名房车制造商)
赞查里:客车的外观有时也会影响下意识的行为。人们通常会把外观和客车的价格联系起来,凭外观认为这些车看起来比另一些更昂贵。所以客车的外观也通常被认为是产品的一部分而赋予了独立的价值。
莫里斯特:很多客车运营商认为客车车身上的图案在很多时候是影响客车能否被揽到业务的主要因素,车身图案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市场工具,而对客车车身图案的投入相比其产生的效果实在是微不足道。
《BusRide》:美国客车业传统的设计思路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
霍塔德: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就能发现早期35英尺长客车让位给了40英尺长客车,现在45英尺长客车成为了业界的标准。由于联邦法律的更改,客车制造商已经适应变化,增加了客车的长度和宽度。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制造的客车就机械性能而言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客车,但无论内饰还是外观都缺少美学上的特色。通常美国客车需要使用10到15年,而二手客车也能卖一个好价钱。由于欧洲客车现在已经大量的进入了美国市场,国内的客车制造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而不断上升的人员以及原料费用都迫使企业减少工时,想办法提高效率来增加利润。
费伊:欧洲的设计风格对现在美国客车的设计影响很大。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包括新技术的应用,比如LED车灯、卤素远光灯等这些直接影响客车前围造型设计的技术。
赞查里:为了使客车更加易于维护和保证性能,客车在设计上将更侧重于功能原则而不是美学原则。受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乘座客车旅行并不是最佳方案,而早期的客车外观总是大同小异。在20世纪80年代,普里沃斯特意识到,车身风格将吸引到更多的人乘座客车旅游,当普里沃斯特发布了一款具有欧洲造型风格的客车时,我们发现人们开始更喜爱乘座客车旅游了,现在美国客车业在造型风格的设计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科奇:传统的美国客车设计比较侧重用户的反馈要求以及功能要求。有很多因素在影响在我们的设计。MCI客车公司现在把重点集中在如何帮助我们的用户取得成功上,将用户的要求摆在第一位。
《BusRide》:在过去的几年,客车车身发生了那些变化?
赞查里:最显著的一个变化是应用了金属拉伸工艺或者合成材料使得车身侧围变的更加平整光滑。
光滑的侧围以及无框架车窗正是沿袭了欧洲客车的传统风格。
莫里斯特:在过去的几年,客车运营商在车身图案上花费了越来越多的精力,他们已经意识到客车车身上的图案直接影响到了客车运营的收入。
费伊:对蓝鸟客车公司来说,LF系列代表了我们最新的设计思路。全铝车身的设计使LF客车比其他低地板客车重量要轻,在借鉴欧洲造型风格时,融合了美国本土特色。
《BusRide》:未来美国客车就外观设计而言将会有什么变化?
舒立:我认为在风格上将继续受到欧洲客车的影响。目前在北美市场上有两大客车阵营,一是沃尔沃(Volvo)和普里沃斯特(Prevost),另一个就是我们和赛特拉(Setra)。我们将把欧洲或者南美的一些设计风格加入到我们的设计中。我们也看到客车工业公司(MCI)已经和巴西的客车企业巴士卡公司(Busscar)开展了合作。所以在不久我们就可以看到具有南美设计风格的客车了。另外欧洲的范
胡尔(Van Hool)客车公司也正在通过其客车产品向我们传达着其设计风格,所以,我认为在接下来的几年,美国客车的外观设计将更多的受到来自海外的影响。
赞查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平滑的侧围,大圆弧的前、后围,接下来我们将看到客车在造型上将更加图案化,并且会更注重弧线的应用。
莫里斯特:我们将继续看到一部分客车运营商采用更鲜艳、更奇特的车身图案来进行业务的营销。
霍塔德:未来客车的变化将更多的取决于政府的决策而不是企业自身。比如说EPA许可发动机、客车“黑匣子”、紧急窗口等。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所有的客车都将考虑对残障人士的优待。在近几年,中型客车的需求将加大,这是由于来自海外的旅游团大多数规模较小,而在租赁市场上35英尺长客车需求也将增加。
《BusRide》:在车身制造上,现在的客车都使用了哪些新技术?
邓安德:近几年,我们使用了不少新的技术来美化客车车身图案,同时也在想方设法使得这些图案更加生动。比如说我们使用的聚乙烯基材料制作的车身图案在夜晚和白昼都可以看见。
赞查里:大多数时间,用户投入在车身上制作一幅新图案是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某种优势,或者是更能吸引乘客注意或者是宣布某项新服务。
科奇:现在有些客户使用一幅车身图案好几年,而另外一些客户则希望在每辆客车车身上拥有多副图案。
莫里斯特:如果他们买的不是一辆新车,他们就会修复这原有的车身图案,只要图案还是能够给人较好的印象,他们不会添加特别的颜色。另一方面他们可以选择使用新的材料。比如说刚才邓安德提到的聚乙烯基材料,换一种材料或许比换一幅图案更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