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专题...大金龙比利时报道

大金龙开启"出口免验"大门

图/文 中国客车网在线新闻组 雷鸣


  2006年8月,包括大金龙在内的三家汽车企业首批获得了产品出口"免验"资格,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已经成功开启了"出口免验"的大门。

  出口免验 一张"金字招牌"

  1991年9月6日,原国家商检局公布了《免验商品生产企业考核条件(试行)》,勾勒出今天我国进出口商品免验制度的雏形。1994年8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进出口商品免验办法》,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完善。8年后的2002年10月1日,被业界称为"23号文件"的新《进出口商品免验办法》正式实施。新办法以审查标准严格闻名,通过"出口免验"资格审查更是成为国内各行业标杆性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

  有一个数字,可以用来说明"出口免验"证书的含金量--我国正式实施进出口免验制度已经超过10年,但目前拥有这一证书的企业只有40家左右,千万不要小看这支由海尔、康佳、新飞等组成的"小部队",他们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在各自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能量。而赋予它们这种能量的,却是一个几乎被企业说"烂"却不一定得到深刻理解的词汇--"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口免验"企业代表了中国企业的"最高质量水平"应该不算过分。这支"小部队"里第一次出现汽车企业的身影,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对中国汽车业50年发展的一种肯定。

  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出口免验"资格审查,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商检法》的规定,旨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扶持具备国际一流品质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商品走向国际市场,推动中国民族品牌实施国际化战略。

  《进出口商品免验办法》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重点体现在其附件之一--《进出口商品免验审查条件》中。《进出口商品免验审查条件》主要用于对申请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现场审查,共包括六大项、78条要求。虽然它的制定参照了ISO/DIS9000:2000标准,但许多早已通过ISO9000标准认证的企业却被这六大项、78条要求挡在了"出口免验"的大门之外。

  "出口免验"的资格审查标准完全和国际接轨,申请免验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必须有良好的质量信誉,出口检验合格率连续3年以上达到百分之百,产品质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等苛刻条件。因此有人形象地比喻企业产品取得"国家出口免验",就如同为企业打造了一张国际化战略的"金质名片"。

  《进出口商品免验办法》对申请企业的要求还包括:质量长期稳定、拥有自己的品牌、符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或者与申请免验商品特点相应的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拥有一定的检测能力。

  近年来,中国汽车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然而却由于质量问题导致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产生"质量危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指出:"目前无论是在轿车、客车还是卡车领域,我国的产品质量与日本、韩国的产品比较,都有一定的差距。一定要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控制。"

  质量、品牌……,宛如一道道屏障,一道道栏杆,让中国汽车企业出口之路荆棘丛生。

  提到"出口免验"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通关速度的提高和检验金额的减免。的确,这是两项很"明显"好处。有报道说,"出口免验"产品出口时可节省两三天的检验时间,每辆客车的手续费也可以减少1000元人民币左右。但许多获得"出口免验"证书或者提出过申请的企业却表示,他们更看重的是"出口免验"的申请和审核过程。用宇通相关负责人的话说,"出口免验"的相关规定对企业保障出口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接受审查和整改的过程中,企业的质量保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厦门金龙 品质护航跨越新高

  7月27日~28日,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公司(大金龙)接受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查专家组的近乎严苛的审核,通过全方位的审核,专家组一致认为大金龙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条件符合ISO9001体系要求及《进出口商品免验办法》、《进出口免验审查条件》,并且宣布对大金龙的审核结论为合格,至此,大金龙也将取得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金牌通行证"--出口免验资格。

  "世界客车看中国,中国客车看金龙"。大金龙是我国最早实施海外市场战略的客车制造商,是中国客车行业布局海外市场的开拓者和领路人,于上世纪末率先实施"走出去"战略,走上行销国际市场的发展道路。至今,大金龙客车已经销售到境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授权成立将近20家特约经销商和服务机构,境外已注册和在注册国家和地区达到100多个。目前金龙客车已经闻名于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地区,尤其在中东沙特阿拉伯和地中海旅游国家马耳他,金龙客车以较高的市场份额和"高档、舒适、完美服务"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当地人民的高度赞誉,他们已经习惯把"KINGLONG"作为高品质客车的代名词。

  随着海外市场开拓步伐的加快和市场容量的持续扩大,再加上海外客户对大金龙客车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大金龙需要简化产品出口的手续并缩短交货周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大金龙海外市场部的销售人员兴奋地表示,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免验审核充分说明了金龙客车高端和稳定的产品品质,是国家政府部门对金龙产品的权威肯定,此次通过免验审核等于是给大金龙产品出口装上了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金龙客车的海外之路将急剧加速。

  据了解,大金龙的生产管理水平、品质管理模式、生产制造工艺一直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产品品质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好评,也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可。

  回顾大金龙的发展里程,一系列权威机构的认证正是大金龙质量提升的证明。早在2001年,大金龙就建立了ISO9000质量体系,2002年10月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2月大金龙在国内首批通过了产品3C认证--中国强制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也称为CCC认证)。开展零部件3C认证是确保整车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可以促进零部件本土化率的提高,促进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升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生产一致性和企业的生产能力以及质量保证水平。2005年3月,大金龙通过半年多的潜心钻研改进,全面通过英国VCA认证测试。这项欧洲最为严格的安全和环保测试曾经把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客车拒之门外。大金龙客通过VCA测试,一方面证明了大金龙产品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技术上获得了与一流制造商平等的地位;另一方面,大金龙由获得进军欧洲的通行证,正式展开了对欧洲市场的探索和开拓。

  今年3月,两台XMQ6127大型旅游客车抵达英国,在当地进行展示,引起了欧洲客车界和运输界的高度注意,欧洲客车主流媒体《COACH AND BUS》对车辆进行了驾驶测评,并在杂志封面做了专门报道,预言中国客车将利用其高性能和较低价格改变欧洲客车市场的格局。2006年2月通过了国家军用质量体系标准(GJB9001A-2000)的军方质量审核。2006年2月18-20日,大金龙接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车船军事代表局审核组专程进行的国家军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二方审核,并一次性通过了审核,从而宣告大金龙获得了生产国家军用车辆的资格。审核组按照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金龙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质量保证能力及质量工作进行了审核。 经过为期三天的审核,审核组认为金龙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GJB9001A-2001标准的要求,最终审核结论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重视质量管理、重视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质量和产品实物质量;公司目前的人力资源、技术条件、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等,具备生产符合军用客车要求的能力和条件。"

  大金龙正是凭借着在采购系统高效化、生产管理精细化、产品质量检测系统化、成品测试科学化、售后维护及时化等诸多方面的持续改进,产品质量获得了稳定的提升,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有着优异的品质表现,在海外市场上同样有着极佳的市场反响。 目前,据大金龙方面的消息,第十万台金龙客车已经顺利排产,根据生产周期即将在9月初下线,金龙客车由此成为中国客车行业第一个成功跨越"十万"高峰的客车品牌。中国客车行业首个"十万"在大金龙诞生并非偶然,这与大金龙过硬的产品品质密不可分。正是大金龙坚持不懈地实施"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自主发展"的发展理念,在产品品质提升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最终铸就了金龙客车行业领先的产品品质,赢了广大客车用户的青睐,极大地促进了市场销售,为金龙客车赢得了国内客车品牌市场保有量第一的辉煌成果。

  客车出口 "准入门槛"亟待提高

  世界客车联盟(BAAV)秘书长吕克·格洛里厄在去年断言:"中国客车比欧洲至少落后五年。" 然而仅仅一年后,在2006年3月28日至30日亲自参与了中国客车的测评后,他的语气完全变了:"中国的客车正在迅速崛起,不仅实现了批量出口,而且在技术创新上有重大突破,已经初步具备了与沃尔沃、奔驰、凯斯鲍尔等世界客车巨头相抗衡的实力。"

  BAAV主席Guido Vlieghe先生在今年3月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一组数据: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中国2005年产销52000多辆客车,位居全球首位。中国在全世界大中型客车的产量中占33%,超过美国21%,排名第一位。随着中国客车产量和质量的增长,走出国门成为必然的选择。

  从2004年四季度开始,中国汽车出口迎来了第一次全面"爆发"。2005年1~10月,我国汽车出口量也首次超过进口量。去年也是中国客车出口的"发力"年,全年共出口客车6000多辆。

  然而,出口量和出口额的迅速增长并不能掩盖中国汽车业整体出口存在的严重问题:出口秩序混乱,"零星"出口现象大量存在,国内汽车厂商在海外市场的低价竞争、恶性竞争时有发生,一些企业不注重售后服务和零配件供应的行为已经开始影响到"中国汽车"的整体声誉,涉及中国汽车行业的反倾销案件有上升的趋势。

  商务部机电司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整车出口企业达1025家,其中年出口量不足10辆的超过600家,有160家企业甚至一年仅出口了一辆汽车。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高级工程师傅培昭认为,出口企业太杂、太乱,已影响中国汽车品牌形象。此前的许多事实早已证明,低价出口、恶性竞争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一曾经困扰我国许多"出口先行"行业的难题,现在又摆到了刚刚开始"走出去"的中国汽车业面前,让许多像宇通、金龙这样正在积极尝试国际化转型的汽车企业备感焦虑和担忧。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问题已引起了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商务部机电和产业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张骥日前表示,在我国所有出口大类商品中,汽车产品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商品。为了实现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国家将在10个方面加大政策措施支持汽车产品出口,包括提高我国汽车出口准入门槛,规范出口秩序,主要措施是对汽车生产企业实行出口资质管理和对出口经营企业实行生产企业授权管理。

  有业内人士估计,这一政策实施后,将有25%的出口经营企业被淘汰出局。联想到宇通、金龙获得国家"出口免验"证书,可以想见,在中国汽车出口大潮还未到来的时候,相关政府部门已经准备从"扶优"和"限劣"两个角度入手,打出一连串政策"组合拳",为中国汽车健康发展、走向世界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责任编辑: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