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中型客车行业,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持续快速发展。唯一曲折的年度是二零零三年,因为遭遇非典,拉出大阴线。二零零四年之后重拾升势,零五年以来,更是因为海外市场井喷式机遇的助力,持续推高。
市场异常火爆,行业步步走高,也带动了行业强势品牌的树立。
其中,由大金龙、小金龙、苏州金龙组成的金龙系,挟多年辛勤耕耘收获扩大的市场份额,不断创造品牌价值的新高,并且无愧成为行业的强势品牌集团。由于集团内部利益主体的多元,在各种机遇的推动下,金龙品牌逐渐分化成为大金龙、小金龙、苏州金龙。三龙之中,大金龙担当金龙系的领军企业多年,以敏锐的市场嗅觉、强烈的品牌自觉意识、创造性的品牌推广手法,敢为天下先,首先突破行业广告投放的固有模式,一跃成为行业品牌的排头兵。尤其在旅游客车市场,曾经一马当先,独享半壁江山,其所拥有的"人"
字型商标是国内旅游市场至今最为闪亮的标志。
大金龙品牌的多项第一
与大金龙在2000年成功攀顶,凭借销售额成为行业龙头并保持至2002年底的辉煌相呼应的是,在2002年前后,大金龙在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方面,至少创造了行业的五项第一:
1、实施CIS;1998年,行业大多数企业对品牌管理仍处懵懂,大金龙与专业机构合作,率先导入并实施CIS,果断将双人字商标切换成新标志,并在企业形象识别领域全面推广,成为大金龙品牌历程的一次重要跨越。即使在今天,如果论企业LOGO,大金龙简洁大气、精炼雅致、内涵深远的人字形商标在行业中仍无人能出其右。
2、巡展营销;1999年,大金龙敢于打破常规,首创这种巡展营销的形式,按照预先设定的巡游路线,将新产品直接开至目标客户门口,由技术人员和市场人员重点推荐和介绍车型的卖点,并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解答客户的疑问,听取客户的改进建议。此举,非常有效地接触客户,直接拉动客户购买,堪称B2B营销的经典手法。
3、内刊;2002年底,在大金龙原本为销售公司服务的"金龙月报"的基础上,大金龙正式创办与商业类杂志风格相近的内部刊物《金龙人》,创刊之后,一直坚持"产品为主、服务顾客"的办刊宗旨,直接发挥了直邮的效率,及时、精准地向客户传递信息。直到今天,大金龙的内刊仍然无愧于行业企业内刊的精品之作。
4、与主流媒体的战略联盟;2002年底,与中央主流报纸《经济日报》结成战略联盟,并在次年度展开全面合作。其中最经典的是共同策划参与了国字号优秀产品专题,2003年2月28日,《经济日报》刊载长篇纪实报道"国车制造腾金龙",首次将金龙客车誉为"国车",成为当年媒企合作、新闻宣传中的重大事件之一,并为金龙品牌注入了"民族代表"的新元素。
5、央视广告投入;2002年底,借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活动之机,大金龙首次尝试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并于2003年,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在央视投播TVC,共分三篇。在央视的广告投入是大金龙在品牌传播创新的一种尝试,在行业内首开先河。
大金龙所面临的挑战:
自2003年以来,大金龙的品牌强势逐渐式微。重要事件包括:
1、受苏州金龙股权事件拖累,大金龙的霸主地位不保。大金龙原有的市场份额,瞬息之间一分为二;
2、宇通厚积薄发,以稳健经营、产品嫁接优势压倒大金龙,成为行业的新领袖,基于"耐用是金"活动的品牌影响力迅速扩大;
3、苏州金龙以清晰的战略为导向、以上下齐心的执行为保障,迅速崛起,基于"安全为本"的产品理念和品牌主张共同发力,成为强悍的挑战者。
经历了自2003年和2004年的低迷后,股权整合后的大金龙在2005年重新回到发展快车道,连续两年以30%的速度增长,业绩回勇,有目共睹。但是,在品牌层面,相比于主要竞争对手,却未见大的改观和进步。
2003年至2006年,大金龙品牌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核心价值模糊,品牌主张缺乏张力;曾经领导行业的金龙品牌,在"耐用"、"安全"等产品核心功能主导的宣传攻势的力压之下,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传播策略,以致被误解为核心价值缺失。相应的品牌主张因为无法有效支持系统策略而变得没有足够张力和内涵,显得凌乱失措。
2、品牌主张缺乏一贯性;金龙沿用多年的"时时领先、处处关怀"朗朗上口、内涵丰富,成为金龙辉煌时代的标志性文字。但到2003年后被弃用,而之后频繁换用品牌主张,从"国车金龙
行无疆界"、"技术创新、服务领先",到"金龙客车、通行世界",品牌主张多次变化、缺乏起转承合,反映了品牌策略思考的严重不足。更由于首鼠两端,传播乏力,未能继续为金龙品牌加分。
3、创新不足,固步自封;2004年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大金龙在品牌宣传方面也面临较大的困难,比如预算被削减,支持力度弱化等导致品牌传播力度不足,手段匮乏,基本维持旧有的手段进行推广,收效不佳。
4、缺乏科学量化管理,凭经验和感觉行事。这是大金龙从快速成长阶段传袭下来的管理风格。品牌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媒介的选择、投放预算的制订、效果的追踪等等,几乎没有任何可资量化分析和决策的数据。
(待续)
|